瘴癘已消盤瓠穴,旌旗猶列伏波營

王弘誨宿太平驛

名句出處

出自明代王弘誨的《宿太平驛》

全文:
青山迢遞望郵程,候吏欣聞報太平。
瘴癘已消盤瓠穴,旌旗猶列伏波營
亂峰孤館停車騎,野水危橋度驛城。
肅肅宵征思遠道,天涯芳草不勝情。

王弘誨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瘴癘

亦作“ 瘴厲 ”。1.感受瘴氣而生的疾病。亦泛指惡性瘧疾等病。《北史·柳述傳》:“ 述 在 龍川 數年,復徙 寧越 ,遇瘴癘死。”《續資治通鑑·元世祖至元十七年》:“未幾,瘴癘疾作,帝命尚醫診視,遣近臣臨議用藥。” 清 錢謙益 《繼妻江氏》:“哀矣流人……六年瘴癘,初何意於生還。” 蘇曼殊 《絳紗記》:“相傳山神下降,祭之終年可免瘴癘。”

(2).指瘴氣。 唐 杜甫 《悶》詩:“瘴癘浮三 蜀 ,風雲暗百蠻。” 元 無名氏 《碧桃花》第二折:“他到任月餘,躭著疾病,多應是少年的人,不禁瘴厲侵染之故。” 明 徐渭 《梅賦》:“風颷撼之而不動,瘴癘攻之而罔顛。” 吳組緗 《一千八百擔》:“久旱的泥土上從垃圾堆里、野草叢裡發出一種令人窒息的悶熱的瘴癘氣味,不住地向 柏堂 的鼻子管里吹撲。”

盤瓠

古代傳說為帝 高辛氏 所畜犬,其毛五彩。時 犬戎 侵暴,帝募能得 犬戎 吳將軍 頭者,妻以少女。後 盤瓠 銜其頭來,帝即以女配之。 盤瓠 負女入 南山 石室,子孫繁衍於南方山地。盤,一作“槃”。見《後漢書·南蠻傳》、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四。《魏書·蠻傳》:“ 蠻 之種類,蓋 盤瓠 之後,其來自久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吳船錄》卷下:“﹝ 涪州 ﹞雖不與蕃部雜居,舊亦夷俗,號為四人。四人者,謂 華 人、 巴 人、 廩君 與 盤瓠 之種也。”一說, 盤瓠 即 盤古 。參閱 清 蘇時學 《爻山筆話》。參見“ 槃瓠 ”。

槃瓠:1.古神話中人名。據《後漢書·南蠻傳》、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等書記載,遠古 帝嚳 ( 高辛氏 )時,有老婦得耳疾,挑之,得物大如繭。婦人盛於瓠中,覆之以槃,頃化為犬,其文五色,因名 槃瓠 。按,《玄中記》作“ 槃護 ”。後 槃瓠 助 帝嚳 取 犬戎 吳將軍 頭, 帝嚳 以少女妻之。負而走入 南山 ,生六男六女,自相配偶。其後子孫繁衍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斷限》:“北 貊 起自 淳維 ,南 蠻 出於 槃瓠 。” 清 魏祝亭 《荊南苗俗記》:“ 荊南 辰州 ,與 黔 鄰界毗所,崇岡萬疊,綿亙二百餘里,中悉為 苗 窟, 苗 系出 槃瓠 。”

(2).泛指南方少數民族。 唐 陳陶 《鍾陵道中作》詩:“煙火近通 槃瓠 俗,水雲深入 武陵 鄉。” 明 吾邱瑞 《運甓記·平蠻奏凱》:“揮戈瘴雨晴,仗劍蠻煙浄。看 槃瓠 匿跡,魍魎潛形。”

旌旗

旗幟

旌旗裂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
上建旌旗。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
鐘鼓旌旗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守》

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廣東軍務記》

旌旗蔽日

伏波

(1). 漢 將軍名號。 西漢 路博德 、 東漢 馬援 都受封為伏波將軍。見《漢書·武帝紀》、《後漢書·馬援傳》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苦熱行》:“ 戈船 榮既薄, 伏波 賞亦微。” 唐 劉長卿 《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》詩:“盛府依 橫海 ,荒祠拜 伏波 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 橫海 、 伏波 , 戈船 、 下瀨 。”

(2).謂平息變亂。 王闓運 《丁文誠誄》:“抗急疏而請使,舉偏師以伏波。”

王弘誨名句,宿太平驛名句

詩詞推薦

瘴癘已消盤瓠穴,旌旗猶列伏波營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