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劉商的《賦得射雉歌送楊協律表弟赴婚期》
全文:
昔日才高容貌古,相敬如賓不相睹。
手奉蘋蘩喜盛門,心知禮義感君恩。
三星照戶春空盡,一樹桃花竟不言。
結束車輿強游往,和風霽日東皋上。
鸞鳳參差陌上行,麥苗縈隴雉初鳴。
修容盡飾將何益,極慮呈材欲導情。
六藝從師得機要,百發穿楊含絕妙。
白羽風馳碎錦毛,青娥怨處嫣然笑。
楊生詞賦比潘郎,不似前賢貌不揚。
聽調琴弄能和室,更解彎弧足自防。
秋深為爾持圓扇,莫忘魯連飛一箭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盛門
豪門,望族。《後漢書·耿秉傳》:“於時衣冠盛門坐 紀 罹禍滅者眾矣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魯玉太博輓詞》之二:“自昔稱 王 謝 ,於今亦盛門。”
心知
心智。知,同“ 智 ”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,而無哀樂喜怒之常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知,音智。”《舊唐書·柳公綽傳》:“寒暑滿天地之間,浹肌膚於外;好愛溢耳目之前,誘心知於內。” 清 戴震 《孟子字義疏證·性》:“人之血氣心知,原於天地之化者也。”
猶知心。指好友或情人。 唐 嚴維 《丹陽送韋參軍》詩:“ 丹陽 郭里送行舟,一別心知兩地秋。” 唐 李鹹用 《送進士劉松》詩:“滔滔皆 魯 客,難得是心知。” 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素帕》:“不寫情詞不寫詩,一方素帕寄心知。”
禮義
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,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套禮節儀式即為禮,合於這些的做法即為義
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劉商名句,賦得射雉歌送楊協律表弟赴婚期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