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清遠的《讀傳燈錄二首·其一》
全文:
虛名虛說傳來久,真語真蹤示後人。
虛實灼然知下落,清風千古見芳塵。
參考注釋
虛名
空虛的名稱,不符實際的聲譽
不求虛名
虛說
無稽之談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談叢》:“謁問析辭勿應,怪言虛説勿稱。謀先事則昌,事先謀則亡。”《宋書·范曄傳》:“甲姦險好利,負吾事深;乙凶愚不齒,扇長無賴;丙、丁趨走小子,唯知諂進,伺求長短,共造虛説,致令禍陷骨肉,誅戮無辜。”《南史·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》:“道路之談,自為虛説耳。” 唐 錢起 《山下別杜少府》詩:“ 莊叟 幾虛説, 楊朱 空自述。”
真語
(1).佛教語。說真如一實之理之語,即不作曲示的實語。 唐 棲白 《寄南山景禪師》詩:“一度林前見 遠公 ,靜聞真語世情空。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五:“憑取一真語,天官自相尋。”
(2).真實的話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六:“至今重遊此山,覺童語終是真語。”
後人
(1) 後代的人
後人復哀後人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
(2) 又
後人哀之。
後人哀之而不鑒之。
後人以貫休詩名之。—— 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前人種樹,後人乘涼
(3)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
(4) 子孫
(5) 後來的人,指新婦
不足迎後人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釋清遠名句,讀傳燈錄二首·其一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