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方浚頤的《將返韶州三至半帆亭有作》
全文:
珠江小住倏言別,蠟屐無暇登西樵。
抗塵走俗二十日,幸遇良友棲僧寮。
半帆亭上足幽趣,披襟久坐除煩囂。
浮萍得雨鋪綠錦,密樹倚石成翠嶢。
高軒明敞繚虛檻,迴廊宛轉通小橋。
此中大有濠濮意,趺坐奚必鳴雙橈。
道州何子愛結客,新詩滿篋酒滿瓢。
淋漓鬼趣佛國現,蕭疏梅影空堂招。
興酣放論藐今古,境地創辟詞高超。
我來索飲輒先醉,戀戀渾忘重城遙。
海山一過仙子笑,越颱風系紅棉凋。
劇憐斗室夢難到,花田池館鵝潭潮。
琳宮有緣竟三至,朴誠相見無斲彫。
嗟予苦為名利縛,且復歸叩韶山韶。
雲天鵬翼任舒捲,一枝竊比巢林鷦。
參考注釋
淋漓
(1) 液體濕濕地淌下,即流滴的樣子
淋漓不淨
(2) 形容痛快
淋漓肺腑之言
鬼趣
(1).即鬼道,佛教六道之一。 宋 宋□ 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懶瓚垂訓》:“伏願天回南矚,澤賜下臨。免至邊城,白日便同於鬼趣;得歸中夏,黃泉亦感於聖恩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一》:“藉金經懺悔,已脫離鬼趣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三十回:“録離鬼趣之因,急就人間之樂。”參見“ 鬼道 ”。
(2).鬼界之氣氛。 葉聖陶 《倪煥之》二五:“暈黃的電燈光照著從缺口間憧憧往來的人影,歷亂,促迫,頗呈鬼趣。”
(3).謂崇尚怪譎的志趣。 清 錢謙益 《<南遊草>敘》:“自近世之言詩者……鬼趣勝,人趣衰,變聲數,正聲微,識者之所深憂也。”
佛國
(1).佛所生之地,指 天竺 ,即古 印度 。《維摩經略疏》卷一:“言佛國者,佛所居域,故名佛國。” 宋 陸游 《掩戶》詩:“ 泰山 蟻垤初何有?佛國魔宮本亦平。”
(2).指寺院。 唐 戴叔倫 《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》之一:“佛國三秋別,雲臺五色連。” 清 方文 《麻城訪稿木大師》詩:“普天披髮奈渠何,我黨逃名佛國多。”
蕭疏
(1) 淒涼的,孤寂的
白雲飛雨過南山,碧落蕭疏春色閒。——《封神演義》
(2) 清冷疏散;稀稀落落的
瓠葉轉蕭疏。——杜甫《除架》
梅影
梅花之疏影。 宋 汪藻 《點絳唇》詞:“新月娟娟,夜寒江靜山銜斗。起來搔首。梅影橫窗瘦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同年楊廷秀使君寄題石湖》:“書到 石湖 春亦到,平堤梅影縠紋生。” 元 劉秉忠 《焚勝梅香》詩:“簷外杏花橫素月,恰如梅影在西窗。”
空堂
空曠寂寞的廳堂。 漢 司馬相如 《長門賦》:“日黃昏而望絶兮,悵獨託於空堂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十七:“獨坐空堂上,誰可與歡者。” 唐 王維 《秋夜獨坐》詩:“獨坐悲雙鬢,空堂欲二更。”
方浚頤名句,將返韶州三至半帆亭有作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