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江源的《寶澤卷為陳司訓題》
全文:
考亭夫子國小書,豈非大學之權輿。
修齊治平不出此,欲我小子佩服身心與之俱。
守拙老翁默契此,手抄教子真良圖。
日用常行有根本,後來二子皆名儒。
此翁既沒不可見,見此手澤當何如。
朝焉展之如當時之面命,暮焉展之似前日之庭趨。
羹牆之見亦若此,寒暑與具無斯須。
百年自我敢廢墜,芸香裹里無蠹魚。
寶此手澤得所寶,不寶明月與璠璵。
斯人即此見至孝,無乃大舜之徒歟。
吁噫,古人陳跡弗復道,且看今人積金萬萬與子何其愚。
奈何身後肉未冷,遭此不肖盪折而無餘。
何如此翁善遺子,子亦體親誠不孤。
父慈子孝兩相得,足為後世後學之楷模。
參考注釋
日用
(1) 日常生活的費用
(2) 日常生活套用的
常行
(1).指平時的行為準則;永久實行的準則。《晏子春秋·問上十六》:“ 景公 問 晏子 曰:‘君子常行曷若?’” 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有常度,地有常形,君子有常行。” 清 梅曾亮 《葉耳山遺稿書後》:“夫安貧固士之常行也。”
(2).素常的行卷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遭遇》:“二子初未知誰也,潛訪於閽吏,吏曰:‘ 蕭尚書 也。’因各以常行一軸面贄,大蒙稱賞。”
(3).日常實行。《新唐書·刑法志》:“格者,百官有司所常行之事也。”
(4).平常的行為。 宋 曾鞏 《史館申請三道》:“善惡可勸戒是非,後世當考者書之,其細故常行更不備書。”
(5).平時出行。《遼史·儀衛志一》:“平頭輦,常行用之。”
根本
(1) 完全
我根本就不贊成你的主張
(2) 簡直;從來
奴隸主根本不把奴隸當人看待
這種事我根本沒幹過
(3) 徹底
必須根本改變這裡的落後面貌
後來
屬於隨後的時間或時期的;繼…之後出現的
後來的情況好多了
後來的行動
江源名句,寶澤卷為陳司訓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