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方回的《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暘》
全文:
栗里淵明徑,榿林子美堂。
亂離容不死,窮乏果何傷。
紅粒炊{左禾右山}飯,青苔煮菜湯。
甲兵才偃息,城市轉荒涼。
最苦樵蘇貴,曾微藥餌良。
頻仍賒酒飲,卒急賣書償。
敗絮熏還曝,粗絺洗更漿。
炎蒸雖慚迫,寒冷尚宜防。
淪茗徵瓮盞,包梨集紙囊。
頭昏修菊枕,膚汗拭藤床。
睏倦成衰懦,疏慵欠激昂。
{外廣內殷乙換二}空需馬藁,碓淨缺雞糠。
思慮徒迂闊,營求竟渺茫。
憶兒觀燕乳,懷友聽鶯吭。
守分甘丘壑,逢時付廟廊。
骨骸同朽腐,名字孰芬香。
但握鋤犁柄,終逃鈇鉞鋩。
次游多豎褐,談話止農桑。
應俗循中道,頤生寶祠方。
鄰僧營藏字,俠士戲球場。
角武焉能往,摛文或可當。
病稀摩詰問,歌類接輿狂。
舉世嘲痴叔,何人識漫郎。
北轅回朔漠,南昌棹輟沅湘。
誼氣知猶壯,頹齟懼不遑。
六旬過眼電,萬事滿頤霜。
靜樂非無動,閒遨卻似忙。
連苔移巨石,帶露數新篁。
天地詩人少,山林夏日長。
此心無別路,一武到羲黃。
參考注釋
鋤犁
1.鋤和犁。
2.引申為耕作務農。
鈇鉞
(1).斫刀和大斧。腰斬、砍頭的刑具。《荀子·樂論》:“且樂者,先王之所以飾喜也;軍旅鈇鉞者,先王之所以飾怒也。”《漢書·戾太子劉據傳》:“忠臣竭誠不顧鈇鉞之誅以陳其愚,志在匡君安社稷也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鈇,所以斫人,如今莝刀也。” 宋 蘇軾 《上韓丞相論災傷手實書》:“疏遠小臣,腰領不足以薦鈇鉞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學篇八》:“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,不怒而民威於鈇鉞。”
(2).泛指刑戮。《南史·何尚之傳》:“﹝ 范曄 ﹞宜出為 廣州 ,若在內釁成,不得不加以鈇鉞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二五回:“徒弟,這和尚是出家人,不可用刀槍,不可加鈇鉞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獻飯》:“誰肯再甘心鈇鉞,來奏君王。”
(3).指帝王賜予的專征專殺之權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諸侯賜弓矢,然後征。賜鈇鉞,然後殺。” 孔穎達 疏:“賜鈇鉞者,謂上公九命得賜鈇鉞,然後鄰國臣弒君、子殺父者,得專討之。” 唐 韓愈 《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》:“有弓矢鈇鉞之權,皆國之元臣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孟子·離婁上篇十二》:“ 文王 當 商 命未改之時,猶然受 商 之鈇鉞以專征。”
(4).借指將軍幕府。 唐 喻鳧 《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》詩:“清晨鈇鉞內,只獻白雲吟。”
(5).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參十星,一曰參伐,一曰大辰,一曰天市,一曰鈇鉞,主斬刈。”
方回名句,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暘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