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范成大的《丙戍閏七月九日,與王必大登姑蘇台,招王浚》

全文:
始賀火流西,還嗟斗斜閏。
余暑猶強顏,新涼頗難進。
燥剛渴欲坼,焦卷禿如燼。
炎官扶日轂,輝赫不停運。
登臨有高台,勇往得三俊
仍將王郎子,飛步凌劫仞。
風從噫氣來,雲作壞山陣。
鄉如垂頭魚,忽已蟄蟲振。
空明晚逾清,更要孤月印。
書生乃易與,俛仰更喜慍。
憑闌天為高,舉酒山欲近。
奇書鐵鉤鎖,麗句錦窠暈。
茲游我輩獨,難挽軟紅軔。
君看籠中鳥,寧識鹹池韻。

范成大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范成大登臨有高台,勇往得三俊書法作品欣賞
登臨有高台,勇往得三俊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登臨

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,泛指遊覽山水

南望彭澤、 都昌諸山,煙雨空濛,鷗鷺滅沒,極登臨之勝。—— 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

高台

(1).高建樓台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昔先君 襄公 ,高臺廣池,湛樂飲酒。”《左傳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適遇淫君……高臺深池,撞鐘舞女,斬刈民力,輸掠其聚,以成其違,不恤後人。”

(2).高的樓台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造 姑蘇 之高臺,臨四遠而特建。” 明 王世貞 《登岱》詩:“ 軒轅黃帝 有高臺,鞭石千秋輦道開。”

(3).比喻京師。《文選·曹植<雜詩>之一》:“高臺多悲風,朝日照北林。” 李善 注引《新語》:“高臺,喻京師。”

(4).頭之別稱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形貌·頭》:“《黃庭經》:高臺通天臨中野。”原註:“頭為高臺。”

勇往

奮勇前進。 宋 楊萬里 《觀水嘆》詩之二:“迴風打別港,勇往遮不住。”《剪燈新話·太虛司法傳》:“或火其祠,或沉其像,勇往不顧,以是人亦以膽氣許之。” 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補天》:“然而這詫異使伊喜歡,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繼續著伊的事業。”

三俊

古指具備剛、柔、正直三德的人。《書·立政》:“嚴惟丕式,克用三宅三俊。” 孔穎達 疏:“三俊即是《洪範》所言剛克、柔克、正直三德之俊也。”一說謂有常伯、常任、準人之才者。見 蔡沉 集傳。三個並稱的俊傑。(1)指 漢 之 張良 、 蕭何 、 韓信 。《晉書·鄭沖傳》:“ 泰始 六年,詔曰:‘昔 漢祖 以知人善任,克平宇宙,推述勳勞,歸美三俊。’”(2)指 漢 之 酈食其 、 田橫 、 韓信 。《漢書·蒯通伍被等傳贊》:“ 蒯通 一説而喪三儁,其得不亨者,幸也。”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:“亨 酈食其 ,敗 田橫 ,驕 韓信 也。”(3)指 晉 之 顧榮 、 陸機 、 陸雲 。《晉書·顧榮傳》:“ 吳 平,﹝ 顧榮 ﹞與 陸機 兄弟同入 洛 ,時人號為‘三俊’。”(4)指 唐 之 李紳 、 李德裕 、 元稹 。《舊唐書·李紳傳》:“歲餘, 穆宗 召為翰林學士,與 李德裕 、 元稹 同在禁署,時稱‘三俊’,情意相善。”(5)指 宋 之 陳希亮 、 陳庸 、 陳諭 。《宋史·陳希亮傳》:“﹝ 希亮 ﹞業成,乃召兄子 庸 、 諭 使學,遂俱中 天聖 八年進士第,里人表其閭曰:‘三儁’。”(6)指 元 之 曹元用 、 元明善 、 張養浩 。《元史·曹元用傳》:“﹝ 元用 ﹞轉中書省右司掾,與 清河 元明善 、 濟南 張養浩 ,同時號為‘三俊’。”(7)指 明 之 顧璘 、 陳沂 、 王韋 。《明史·文苑傳二·顧璘》:“初, 璘 與同里 陳沂 、 王韋 ,號‘金陵三俊’。”

范成大名句,丙戍閏七月九日,與王必大登姑蘇台,招王浚名句

詩詞推薦

登臨有高台,勇往得三俊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