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張耒的《曉意》
全文:
城頭清角已三奏,樹間眠鳩方一鳴。
風霜淒緊雁南向,星河橫斜天左傾。
待旦枕戈無怨敵,將朝盛服非公卿。
不如衲被蒙頭睡,直到東窗海日生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待旦
(1).等待天明。《書·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顯,坐以待旦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民困則多離叛,其禍必振矣。可不戰戰以待旦乎?可不慄慄而慮危乎?” 唐 李賀 《送沉亞之歌》:“請君待旦事長鞭,他日還轅及秋律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藝文一》:“ 穆 張 嘗同造朝,待旦於 東華門 外。”
(2). 宋 代宮中謂天明前的一段時間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七:“前代夜五更至黎明而終,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。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終,謂之待旦。蓋更終則上御盥櫛,以俟明出御朝也。祖宗勤於政事如此。”
枕戈
(1).枕著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謂殺敵報國,志堅情切。 唐 杜甫 《壯遊》詩:“枕戈憶 勾踐 ,渡 浙 想 秦皇 。” 元 鄭元祐 《送蕭萬戶還蜀》詩之二:“躍馬莫矜橫槊賦,聞鷄不道枕戈眠。” 清 方文 《舟過蕪湖寄懷沉昆銅》詩之二:“四海倏披髮,中原誰枕戈。”參見“ 枕戈待旦 ”。
(2).枕著武器。戈,泛指武器。謂為父母報仇情殷志切。 唐 柳宗元 《駁復仇議》:“而 元慶 能以戴天為大恥,枕戈為得禮。”《唐律疏義·盜賊·祖父母夫為人殺》:“祖父母、父母及夫為人所殺,在法不可同天。其有忘大痛之心,捨枕戈之義,或有窺求財利,便即私和者,流二千里。”參見“ 枕乾 ”。
怨敵
仇人,仇敵。 唐 李商隱 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韻》:“樂禍忘怨敵,樹黨多狂狷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死》:“我的怨敵可謂多矣,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,怎么回答呢?我想了一想,決定的是:讓他們怨恨去,我也一個都不寬恕。”
盛服
華麗的服飾
子路盛服見 孔子。——《荀子》
公卿
(1).三公九卿的簡稱。《儀禮·喪服》:“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。”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出則事公卿,入則事父兄。”《後漢書·陳寵傳》:“及 竇憲 為大將軍征 匈奴 ,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。” 劉師培 《悲佃篇》:“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,自公卿至胥徒,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。”
(2).泛指高官。 漢 荀悅 《漢紀·昭帝紀》:“ 始元 元年,春二月。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,公卿上壽。” 唐 元稹 《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》:“公卿委累,賢彥駢繁。” 明 方孝孺 《君子齋記》:“為君子矣,雖不為公卿,無害也;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,其如公卿何。” 嚴復 《和荊公<賈生>》詩:“賦鵬深情人不解,祇言未得作公卿。”
(3).指丈夫。《敦煌曲子詞·鳳歸雲》:“待公卿迴故日,容顏憔悴,彼此何如。” 蔣禮鴻 曰:“‘公卿’指丈夫,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‘君王’相同。俗文學裡的所謂‘官人’,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。”見《敦煌變文字義通釋》。
張耒名句,曉意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