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孟郊的《古意》
全文:
盪子守邊戍,佳人莫相從。
去來年月多,苦愁改形容。
上山復下山,踏草成古蹤。
徒言采蘼蕪,十度一不逢。
鑒獨是明月,識志唯寒松。
井桃始開花,一見悲萬重。
人顏不再春,桃色有再濃。
捐氣入空房,無憀乍從容。
啟貼理針線,非獨學裁縫。
手持未染彩,繡為白芙蓉。
芙蓉無染污,將以表心素。
欲寄未歸人,當春無信去。
無信反增愁,愁心緣隴頭。
願君如隴水,冰鏡水還流。
宛宛青絲線,纖纖白玉鉤。
玉鉤不虧缺,青絲無斷絕。
回還勝雙手,解盡心中結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盪子
(1).指辭家遠出、羈旅忘返的男子。《文選·古詩<青青河畔草>》:“盪子行不歸,空牀難獨守。” 李善 註:“《列子》曰:有人去鄉土游於四方而不歸者,世謂之為狂盪之人也。” 唐 杜甫 《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》詩:“參卿休坐幄,盪子不還鄉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趙五娘憶夫》:“君身豈盪子,妾非盪子婦。” 嚴復 《出都留別林紓》詩:“可憐一卷《茶花女》,斷盡 支*那 盪子腸。”
(2).浪蕩子。謂遊手好閒,不務正業或敗壞家業的人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章阿端》:“妾 章氏 ,小字 阿端 ,誤適盪子,剛愎不仁,橫加折辱。” 清 周在浚 《行述》:“女, 吳興 人,北里 朱某 計購之渡 江 ,逼與盪子夜合,女弗從。” 巴金 《沉默集·丹東的悲哀》:“他說那些喝酒賭*錢吃得飽飽貪圖淫樂的盪子,是共和國的大敵。”
邊戍
(1).戍邊;守衛邊疆。《管子·揆度》:“力足盪游不作,老者譙之,當壯者遣之邊戍。” 唐 劉商 《胡笳十八拍·第十三拍》詩:“山川萬里復邊戍,背面無由得訊息。” 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一:“ 嘉運 所製樂府曰《胡渭州》、《雙帶子》、《蓋羅縫》、《水鼓子》。此皆絶句,述邊戍行旅之懷,與題全無干涉。”
(2).守邊部隊。《宋書·索虜傳》:“ 太祖 慮其侵犯 淮 泗 ,迺敕邊戍:‘小寇至,則堅守拒之。’” 宋 曾鞏 《救災議》:“空近塞之地,失戰鬭之民,異時有警,邊戍不可以不增爾。” 吳晗 《朱元璋傳》第六章二:“今年秋糧以棉布代輸,以給邊戍。”
(3).邊疆;邊境。《後漢書·百官志五》:“每郡置太守一人,二千石,丞一人。郡當邊戍者,丞為長史。” 唐 孟郊 《古意》詩:“盪子守邊戍,佳人莫相從。” 明 孫傳庭 《題犯官任錡等招繇疏》:“﹝ 任錡 ﹞多贓狼藉,眾怨沸騰,欲正王章,宜投邊戍。”
佳人
(1) 貌美的女子
(2) 美好的人,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
(3) 有才幹的人
相從
(1).跟隨,在一起。《史記·日者列傳》:“ 宋中 為中大夫, 賈誼 為博士,同日俱出洗沐,相從論議。”《漢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冬,民既入,婦人同巷,相從夜績,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。” 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》詩:“相從結茆舍,曝背談金鑾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獸類·狸》:“弟與之相從半年,且賴渠拯恤,義均伉儷,難誣以鬼也。”
(2).相交往;相合併。 宋 蘇軾 《岐亭》詩序:“凡余在 黃 四年,三往見 季常 ,而 季常 七來見余,蓋相從百餘日也。”《元朝秘史》卷一:“大凡女孩兒生了,老在家裡的理無,我將女兒與你兒子,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,兩家相從了。”
孟郊名句,古意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