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趙汝鐩的《續蒲澗行》
全文:
戊戍正月二十五,搖轡東風蒲澗去。
年年今日是時節,飛蓋傾城車塞路。
野亭山館坐不遍,巚天席地千百處。
開壺設樏紛酒炙,擘蟹錐{左日右豪}間醢脯。
笑言相續樂甚真,禮文不侈意則古。
我亦隨眾窮勝覽,先訪安期登梵宇。
入春少雨是晴,穹岩寒溜僅一縷。
白雲千級逼象緯,滄海萬里渺煙霧。
倚欄方快心目遠,牛羊下山林壑暮。
小兒隊隊逐歸騶,拍手呼舞趁簫鼓。
遊人到晚歡未厭,徘徊不忍收樽俎。
行穿梅嶺還江西,首為南州詫風土。
參考注釋
小兒
(1) 小孩子;小兒子
兩小兒辯鬥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(2) 又
兩小兒笑曰。
最喜小兒無賴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清平樂·村居》
(3) 謙稱自己的兒子
拍手
雙手相拍或鼓掌
孩子們邊跳舞邊拍手
呼舞
歡呼起舞。極言歡樂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 蔡 之卒夫,投甲呼舞。”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靈祇懷柔,黎庶呼舞。”
簫鼓
簫與鼓。泛指樂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琴羽張兮簫鼓陳, 燕 趙 歌兮傷美人。” 宋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·桂林集句》詞:“家種黃柑丹荔,戶拾明珠翠羽,簫鼓夜沉沉。” 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赴任》:“樓船簫鼓交龍旆,想赴京時半肩行李,從今一洗當年恥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續錄·端午龍舟》:“ 乾隆 初,上於端午日,命內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,皆畫船簫鼓,飛龍鷁首,絡繹於鯨波怒浪之間。”亦指軍樂。 唐 李白 《發白馬》詩:“將軍發白馬,旌節渡 黃河 。簫鼓聒山嶽,滄溟涌濤波。”
趙汝鐩名句,續蒲澗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