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肩北省慚非據,接武南宮幸再容

白居易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》

全文:
早年同遇陶鈞主,利鈍精粗共在熔。
金劍淬來長透匣,鉛刀磨盡不成鋒。
差肩北省慚非據,接武南宮幸再容
跛鱉雖遲騏驥疾,何妨中路亦相逢。

白居易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白居易差肩北省慚非據,接武南宮幸再容書法作品欣賞
差肩北省慚非據,接武南宮幸再容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差肩

[shoulder to shoulder] 肩挨肩

予幼從先生授經,汝差肩而坐,愛聽古人節義事。——袁枚《祭妹文》

北省

指尚書省。因尚書省在宮闕之北,故稱。《北齊書·宋游道傳》:“ 文襄 謂 暹 、 游道 曰:‘卿一人處南臺,一人處北省,當使天下肅然。’” 唐 李群玉 《送秦鍊師歸岑公山》詩:“北省諫書藏舊草,南宮郎署握新蘭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賀杭州蔣密學啟》:“伏審拜命徽章,陛榮北省,伏惟慶慰。”

非據

(1).《易·繫辭下》:“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。”後以“非據”謂非分占據的職位。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七:“﹝ 王敦 ﹞又將以無德之材,欲竊非據也。”

(2).用為才不稱職的謙詞。 唐 韓愈 《為裴相公讓官表》:“豈可叨居,以彰非據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代呂相公讓右僕射表》:“雖聽已行之命,實懷非據之憂。”

接武

(1).步履相接。謂小步前進。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堂上接武,堂下布武。” 鄭玄 註:“武,跡也。亦相接,謂每移足半躡之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哄丁》:“楹鼓逢逢將曙天,諸生接武 杏壇 前。”

(2).步履相接。指舞步相接。《楚辭·大招》:“二八接武,投詩賦只。” 朱熹 集註:“接,連也。武,跡也。”

(3).步履相接。形容人多擁擠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有;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。”《魏書·李諧傳》:“異人相趨於絳闕,鴻生接武於儒館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忤時》:“當今朝號得人,國稱多士。 蓬山 之下,良直差肩;芸閣之中,英奇接武。”《金史·崔立傳》:“當時冒進之徒,爭援 劉 齊 故事以冀非分者,比肩接武。”

(4).步履相接。形容親近;接近。 唐 權德輿 《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並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》詩:“外庭時接武,廣陌更連鑣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與呂晦叔簡》:“自 晦叔 入都,及得共事,每與僚寀行坐不相離,未嘗得伸悃愊,雖日夕接武,猶隔闊千里也。”

(5).步履相接。前後相接;繼承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物色》:“古來辭人,異代接武,莫不參伍以相變,因革以為功。”《新唐書·上官儀傳》:“御史供奉赤墀下,接武夔龍,簉羽鵷鷺,豈 雍州 判佐比乎?” 馬宗霍 《書林藻鑒》:“ 唐 代書家之盛,不減於 晉 ,因由接武六朝,家傳世習,自易為工。”

南宮

[surname] 複姓

白居易名句,喜與韋左丞同入南省因敘舊以贈之名句

詩詞推薦

差肩北省慚非據,接武南宮幸再容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