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吳芾的《和梁次張謝得酒見寄四首》
全文:
妙齡才氣壓同升,談笑端能卻五兵。
況復錦囊新且麗,粲如春樹萬枝榮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妙齡
妙年,多指女子的青春時期
氣壓
即“大氣壓力”,在任何表面上,完全由大氣的重量所產生的壓力
同升
謂與己一同升遷。《論語·憲問》:“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與 文子 同升諸公。子聞之,曰:‘可以為文矣。’”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:“大夫 僎 本 文子 家臣,薦之使與己並為大夫,同升在公朝。”《後漢書·吳良傳》:“臣 蒼 榮寵絶矣,憂責深大,私慕 公叔 同升之義,懼於 臧文 竊位之罪,敢秉愚瞽,犯冒嚴禁。”《三國志·吳志·陸遜傳》:“﹝ 遜 ﹞又謂 諸葛恪 曰:‘在我前者,吾必奉之同升;在我下者,則扶持之。’”
談笑
說笑;又說又笑
談笑有鴻儒。——唐·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
談笑間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五兵
(1).五種兵器。所指不一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兵》:“掌五兵五盾。”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:“五兵者,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”此指車之五兵。步卒之五兵,則無夷矛而有弓矢。見《司兵》 鄭玄 注。《穀梁傳·莊公二十五年》:“天子救日,置五麾,陳五兵五鼓。” 范寧 註:“五兵:矛、戟、鉞、楯、弓矢。”《漢書·吾丘壽王傳》:“古者作五兵。” 顏師古 註:“五兵,謂矛、戟、弓、劍,戈。”
(2).泛指各種兵器。《隋書·達奚長儒傳》:“且戰且行,轉鬭三日,五兵鹹盡,士卒以拳毆之。” 唐 獨孤及 《慶鴻名頌》:“ 唐 興百三十有八載,皇帝在賄天下,鑄五兵為農器,棲萬姓於壽域。”
(3).泛指軍隊。《戰國策·齊策五》:“彼明君察相者,則五兵不動而諸侯從。”《舊唐書·太宗紀上》:“若 軒轅 善用五兵,即能北逐 獯鬻 。”
(4).指戰爭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金華山棲志序》:“ 左元放 稱此山云:‘可免洪水五兵,可合神丹九轉。’” 前蜀 杜光庭 《晉公太白狼星醮詞》:“弓弢戢偃,雨順風調,百穀有年,五兵永息。”
(5).“五兵尚書”的省稱。詳“ 五兵尚書 ”。
吳芾名句,和梁次張謝得酒見寄四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