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葛琳的《和運使學士浣花亭》
全文:
井絡西南區,成都號佳麗。
錦城十里外,景物居然異。
傍縈浣花溪,中開布金地。
杜宅巋遺址,任祠載經祀。
自昔歲一游,有亭久摧廢。
將期汎舟會,先此留旌騎。
弗基矧肯構,後人莫予嗣。
冠蓋或戾止,風雨亡所庇。
我公至之初,行樂徇人意。
柅車集賓組,幕天陳燕器。
苟弗謀高明,胡為革媮敝。
鳩工度材用,奢儉求中制。
舉從縣官給,下靡秋毫費。
巍然大廈成,甚於折枝易。
藩條息偃暇,時律清和際。
落成及休辰,夙駕忻重詣。
群嬉逐使轂,雜處同蠶市。
棟宇美可觀,席筵陳有次。
芳樽既罷撤,綵舲爰登憩。
夾岸布緹帟,中流喧鼓吹。
溯沿煙靄間,禽鳥共翔戲。
都人與士女,疊足連帷被。
弄珠疑漢曲,浮觴均洛禊。
晻晻日將暮,熙熙眾皆醉。
恍入武陵源,卻返塵寰世。
自是畢遨賞,始復專民事。
農耕士就學,商販工居肆。
蜀邦生齒繁,衣食良艱匱。
三時急耕播,寸壤無遺棄。
茲焉俾暇逸,所以慰勤瘁。
上賴天子心,慎重坤維寄。
既擇邇臣德,來秉諸侯瑞。
且命太史賢,出攬清澄轡。
第務廣教育,孜孜布仁惠。
匪圖極聚斂,規規奉邦計。
和氣斯涵濡,群生皆茂遂。
乃躋富壽域,共樂昇平治。
不才備屬僚,罔補公家利。
蔭宇幸焉依,雅聲慚善繼。
願比召南篇,永歌棠蔽芾。
參考注釋
冠蓋
(1).泛指官員的冠服和車乘。冠,禮帽;蓋,車蓋。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 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 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少年新婚為之詠》:“自顧雖悴薄,冠蓋曜城隅。”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他辛勤十年書劍 洛陽 城,決崢嶸一朝冠蓋 長安 道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青梅》:“女*奴數輩,捧一麗人出,僕從煊赫,冠蓋甚都。”
(2).指仕宦,貴官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冠蓋如雲,七相五公。” 唐 杜甫 《夢李白》詩之二:“冠蓋滿京華,斯人獨顦顇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我因謝絶了這些冠蓋,他雖是小官,也懶和他相見。” 葉楚傖 《陶然亭》詩:“瘡痍滿 京 洛 ,冠蓋自翩翩。”
(3).特指使者。《後漢書·章帝紀》:“吾詔書數下,冠蓋接道,而吏不加理,人或失職,其咎安在?” 元 耶律楚材 《和冀先生韻》:“開夷逾 漢武 ,平叛跨 周宣 。冠蓋通窮域,車書過古埏。” 陳毅 《感事》詩:“國慶十五周,萬國冠蓋來。”
(4).猶冠族。官宦之家。《後漢書·酷吏傳·陽球》:“ 陽球 字 方正 , 漁陽 泉州 人也。家世大姓冠蓋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豪爽》:“顧其言語清楚,宛有冠蓋風儀,遂於賓榻中,選士嫁之。”
(5).象帽子樣蓋著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暢玄》:“其高則冠蓋乎九霄,其曠則籠罩乎八隅。”
戾止
來到。《詩·魯頌·泮水》:“ 魯侯 戾止,言觀其旂。” 毛 傳:“戾,來;止,至也。” 晉 潘岳 《藉田賦》:“大君戾止,言藉其農。” 唐 任華 《寄李白》詩:“及余戾止,君已 江 東訪 元丹 ,邂逅不得見君面。” 嚴復 《論世變之亟》:“乃一旦有數萬里外之荒服島夷,鳥言夔面,飄然戾止,叩關求通。”
風雨
(1).風和雨。 宋 蘇軾 《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》之一:“嘉穀臥風雨,稂莠登我場。”《醒世恆言·李汧公窮邸遇俠客》:“風雨蕭蕭夜正寒,扁舟急槳上危灘。”
(2).颳風下雨。《書·洪範》:“月之從星,則以風雨。”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四:“王悲思之,遣往視覓,天輒風雨,嶺震雲晦,往者莫至。”
(3).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。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﹝ 朱博 ﹞稍遷為功曹,伉俠好交,隨從士大夫,不避風雨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,沉默地庇護他,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,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。”參見“ 風雨如晦 ”。
(4).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。《文匯報》1992.2.15:“ 周 余 離婚,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,重筆濃墨,鬧得滿城風雨。”參見“ 滿城風雨 ”。
葛琳名句,和運使學士浣花亭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冠蓋或戾止,風雨亡所庇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