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祁順的《羊腸河弔古》
全文:
羊腸之河羊腸坡,山迴路轉高嵯峨。
河中之水有遺恨,觸石沖厓生白波。
聞昔蠢苗犯邊鄙,封豕長蛇恣吞噬。
三軍食盡胥淪亡,斗大孤城竟何恃。
元戎率眾西南來,威如羆虎聲如雷。
倒懸欲解一方急,大剪醜類殲渠魁。
柰何將驕師不律,到此倉遑遭覆沒。
當時積血膏野草,至今白石堆殘骨。
山自青青水自流,英雄此恨何時休。
古來兵事貴持重,方叔成功有壯猶。
參考注釋
柰何
同“ 奈何 ”。1.如何,怎樣。《書·召誥》:“惟王受命,無疆惟休,亦無疆惟恤。嗚呼!曷其柰何弗敬?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楚江乙母》:“母曰:‘令尹非身盜之也,乃使人盜之。’王曰:‘其使人盜柰何?’” 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莫言鄰境易經過,彼此分符欲柰何?”一本作“ 奈何 ”。
(2).怎么辦。《荀子·強國》:“威動海內,強殆中國,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,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。然則柰何?”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 良 曰:‘ 沛公 自度能卻 項羽 乎?’ 沛公 默然良久,曰:‘固不能也。今為柰何?’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程師回》:“吾曹為此胡所累,命盡今日矣。柰何!”
(3).亦可迭用。 宋 歐陽修 《與王龍圖書》之五:“昨日食數大杏,今日腮頰腫痛,針刺出血,不能常食。若此,是將柰何柰何?”
(4).為什麼。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 懷王 稚子 子蘭 勸王行:‘柰何絶 秦 歡 懷王 卒行。’” 宋 葉適 《銓選》:“柰何舉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縛蔽蒙之。”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董尚書》:“以我家勢,雖日以銀幣為懽,猶恐未塞人望,柰何效清客行事耶?”
(5).無奈。 宋 范仲淹 《答安撫王內翰書》:“縱邊患未息,而無長驅之害,亦足為御邊之策;柰何將佐之中,少精方略。” 宋 范仲淹 《與省主葉內翰書》之二:“雖一身潔清,千古不昩,柰何邪正相激,速天下之禍, 漢 室亦從而亡之。”
不律
(1).不效法;不遵循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勞知而不律先王,謂之奸心。”
(2).不馴順;不守法。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三○:“ 東坡 如此做人,到少間便都排廢了許多許多端人正士,卻一齊引許多不律底人來,如 秦 黃 雖是向上,也只是不律。”《元史·來阿八赤傳》:“有兩卒自傷其手以示不可用, 阿八赤 檄樞密並行省奏聞,斬之以懲不律。” 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張文翔》:“御史按 吳中 不律, 翼 忿忿不能平,因建白數事,指斥頗多,竟為眾所傾,謫 開平 數年,以宥還。”參見“不劣方頭。”
(3).筆。《爾雅·釋器》:“不律謂之筆。” 郭璞 註:“ 蜀 人呼筆為不律也,語之變轉。” 清 吳騫 《<拜經樓詩話>自序》:“予於有韻之語,初未能研其得失,諳其良楛,又烏足以操三寸不律,而雌黃而陽秋哉?”
倉遑
見“ 倉皇 ”。
覆沒
(1) 船隻傾覆而沉沒水中
(2) 作戰部隊徹底潰敗,整體不復存在
險遭覆沒之禍
祁順名句,羊腸河弔古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