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黃庭堅的《南山羅漢贊十六首》
全文:
佛光影中大杜多,八萬細行滅塵勞。
愛護有情如眼目,胡奴來供濾水囊。
手持白拂起清風,奉持所聞佛直指。
小根魔子欲橫戈,弓折箭盡皆消霣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光影
(1).日光;光輝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光影所照,王目眩不能得視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三:“光影騰輝照心地,無有一法當現前。”
(2).光陰,時光。 五代 毛熙震 《菩薩蠻》詞:“光影暗相催,等閒秋又來。” 明 袁宏道 《龔惟長先生》:“轉盼之間,光影已失。”
(3).陽光照射下形成的陰影。 夏丏尊 葉聖陶 《文心》三:“陽光從窗外的柳條間射進來,在沿窗的桌子上、地板上、同學的肩背上印著繁碎的光影。”
(4).喻外表,皮毛。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孟子·梁惠王上篇》:“如此讀先賢文字,只在他光影邊占度,何曾得見古人見地來!”
中大
宋 代京官候選人的別稱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中:“近世京朝官曰太中,選人曰中大。”
杜多
梵文Dhūta的譯音,亦譯作“頭陀”。謂除去衣、食、住三種貪慾。也用以稱行腳乞食的僧人。 唐 玄應 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二三:“杜多……謂去其衣服、飲食、住處三種欲貪也。舊言頭陀者,訛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韻葉致遠》之四:“若遇好花須一笑,豈妨 迦葉 杜多身。”《翻譯名義集·僧伽眾名》:“我説彼人,名為杜多,今訛稱頭陀。” 宋 贊寧 《高僧傳·唐成都淨眾寺無相傳》:“後來入城市,晝在冢間,夜坐樹下,真行杜多之行也。”
細行
(1).小節;小事。《書·旅獒》:“不矜細行,終累大德。” 孔 傳:“輕忽小物,積害毀大,故君子慎其微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書》:“觀古今文人,類不護細行,鮮能以名節自立。”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﹝ 淳于棼 ﹞嗜酒使氣,不守細行。” 清 趙翼 《消閒》詩:“居今敢便忘稽古,細行何能受大名。” 朱光潛 《資稟與修養》:“在甲重人格(日常的)中一個人儘管不矜細行,在乙重人格(文藝的)中他卻謹嚴真誠。”
(2).便服出行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譙周傳》:“﹝ 漢光武帝 ﹞在 洛陽 ,嘗欲小出,車駕已御, 銚期 諫曰:‘天下未寧,臣不願陛下細行數出。’即時還車。”
塵勞
(1).佛教徒謂世俗事務的煩惱。《無量壽經》卷上:“散諸塵勞,壞諸欲塹。” 南朝 梁 蕭統 《同泰僧正講》詩:“何因動飛轡,暫使塵勞輕。” 明 李贄 《復陶石簣書》:“此觀世音菩薩與我此地,賞我此等人,故我得斷此塵勞,為今日安樂自在漢耳。” 清 龔自珍 《發大心文》:“有境相應行心,有非境不相應行心;若廣分別言,則有八萬四千塵勞,皆起一心。”
(2).泛指事務勞累或旅途勞累。 前蜀 李珣 《漁父歌》之三:“終日醉,絶塵勞,曾見 錢塘 八月濤。” 宋 秦觀 《滿庭芳》詞之二:“飲罷不妨醉臥,塵勞事、有誰聽。” 郭沫若 《<屈原>與<厘雅王>》:“他是和你一樣從 香港 回來的,在極端的險厄之後,塵勞未定,便委屈他來擔任了這一次的苦役。”
黃庭堅名句,南山羅漢贊十六首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