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

王之道沁園春(和彥時兄)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王之道的《沁園春(和彥時兄)》

全文:
城郭蕭條,風雨霏微,醞造春愁。
況鷙群鵰鶚,未諧薦禰,棘棲鸞鳳,猶嘆棲仇。
世路如棋,人情似紙,厚薄高低何日休。
逢殷浩,會披雲對月,同賦南樓。
堪嗟日月如流。
甚首夏朅來今半秋。
縱荻花楓葉,強撩歸思,有蓴羹菰飯,歸更何憂。
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
何須問,蘧蘧栩栩,孰是莊周。

王之道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王之道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書法作品欣賞
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三板

(1).古代築牆、墳所用的板,每塊高二尺,三板為六尺。《戰國策·趙策一》:“ 智伯 從 韓 、 魏 以攻 趙 ,圍 晉陽 而水之,城下不沉者三板。” 宋 蘇軾 《徐州謝獎諭表》:“百堵皆作,蓋僚吏之劬勞;三板不沉,本朝廷之威德。” 清 吳偉業 《清江閘》詩:“石高三板浸,鼓急萬夫爭。”

(2).亦作“ 三版 ”。即舢板。近海或江河上用槳劃的小船。 唐 錢起 《江行無題》詩:“一灣斜照水,三版順風船。” 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:“蘧蒢作帆三版船,漁燈夜泊 閶門 邊。” 清 郁永和 《采硫日記》卷上:“二十三日乘三板登岸。”原註:“三板即腳板也。海舟大,不能近岸,凡欲往來,則乘三板。至欲開行,又拽上大船載之。”

(3).三*級。 元 關漢卿 《金線池》第二折:“高如我三板兒的人物也出不得手,強如我十倍兒的聲名道著處有。”

秋水

秋天的水,比喻人(多指女人)清澈明亮的眼睛

望穿秋水

百里

(1).一百里。謂距離甚遠。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:“維此聖人,瞻言百里。”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兵法,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。” 宋 蘇軾 《明君可與為忠言賦》:“心苟無邪,既坐瞻於百里;人思其效,將或錫之十朋。”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二》:“乃知天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,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,始服 永公 ‘熟慮其後’一言,真‘瞻言百里’也。”

(2).古時諸侯封地範圍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天子之制,地方千里,公侯皆方百里。”後用以稱諸侯國。參見“ 百里之命 ”。

(3).亦謂地小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然而 文王 ( 周文王 )猶方百里起,是以難也。”《荀子·仲尼》:“故善用之,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。”

(4).古時一縣所轄之地。因以為縣的代稱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縣大率方百里。” 漢 蔡邕 《太尉陳公贊》:“公在百里,有西產之惠,賜命方伯,分 陝 餘慶。” 晉 陶潛 《酬丁柴桑》詩:“秉直司聰,惠於百里。” 唐 王勃 《上明員外啟》:“三冬文史,先兆跡於青衿;百里絃歌,即馳芳於墨綬。”

(5).借指縣令。《後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 渙 ( 王渙 )謝遣曰:‘枳棘非鸞鳳所棲,百里豈大賢之路。’” 李賢 註:“時 渙 為縣令,故自稱百里也。”《南齊書·文學傳·崔慰祖》:“帝( 明帝 )欲試以百里, 慰祖 辭不就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畬田詞》序:“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,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,庶乎污萊盡闢矣。”

(6).寶劍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寳刀三,寳劍六。寳劍六:一曰白虹……六曰百里。”

(7).複姓。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。見《孟子·萬章上》。

王之道名句,沁園春(和彥時兄)名句

詩詞推薦

三板松舟,一篙秋水,百里淮山無暫留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