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黃庭堅的《謝送碾壑源揀芽》
全文:
矞雲從龍小蒼璧,元豐至今人未識。
壑源包貢第一春,緗奩碾香供玉食。
睿思殿東金井欄,甘露薦椀天開顏。
橋山事嚴庀百局,補袞諸公省中宿。
中人傳賜夜未央,雨露恩光照宮燭。
右丞似是李元禮,好事風流有涇渭。
肯憐天祿校書郎,親敕家庭遣分似。
春風飽識大官羊,不慣腐儒湯餅腸。
搜攪十年燈火讀,令我胸中書傳香。
已戒應門老馬走,客來問字莫載酒。
參考注釋
天祿
(1).天賜的福祿。《書·大禹謨》:“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”後常指帝位。《後漢書·桓帝紀贊》:“ 桓 自宗支,越躋天祿。”《周書·宣帝紀》:“帝王之量,未肅而成;天祿之期,不謀已至。” 唐 張說 《鄴都引》:“君不見 魏武 草創爭天祿,羣雄睚眥相馳逐。”
(2).俸祿。《孟子·萬章下》:“弗與共天位也,弗與治天職也,弗與食天祿也。” 唐 李復言 《續玄怪錄·定婚店》:“此人命當食天祿,因子而食邑,庸可煞乎?” 元 湯式 《醉高歌帶繡鞋紅·送大本之任》曲:“老母親賸飡天祿,新夫人穩坐香車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天朝田畝制度》:“功勳等臣世食天祿,其後來歸從者,每軍每家設一人為伍卒。”
(3).傳說中獸名。 漢 代多以石雕其形以為飾。《後漢書·靈帝紀》:“復修 玉堂殿 ,鑄銅人四,黃鐘四,及天祿、蝦蟆。” 李賢 註:“天祿,獸也……今 鄧州 南陽縣 北有 宗資 碑,旁有兩石獸,鐫其膊一曰天祿,一曰辟邪。據此,即天祿、辟邪並獸名也。 漢 有 天祿閣 ,亦因獸以立名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異事》:“ 至和 中, 交趾 獻麟,如牛而大,通身皆大鱗,首有一角。考之記傳,與麟不類,當時有謂之山犀者,然犀不言有鱗……今以予觀之,殆天祿也。”
(4). 漢 代閣名。後亦通稱皇家藏書之所。 唐 楊炯 《渾天賦》:“ 馮唐 入於郎署也,兩君而未識; 揚雄 在於 天祿 也,三代而不遷。” 明 徐渭 《芸閣校書篇》詩:“他年在 天祿 ,羞與俗人同。”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採訪遺方》:“不拘抄本刻本,隨時進呈,以廣 石渠天祿 之儲。”參見“ 天祿閣 ”。
(5).酒的代稱。語出《漢書·食貨志下》:“酒者,天之美祿。” 宋 蘇軾 《桂酒頌》序:“ 東坡先生 曰:酒,天祿也。其成壞美惡,世以兆主人之吉凶,吾得此,豈非天哉!”
校書郎
東漢 時,徵召學士至 蘭台 或 東觀 宮中藏書處校勘典籍,其職為郎中者,稱校書郞中(亦省稱校書郎);其職為郎者,則稱校書郎。 三國 魏 始置校書郎官職,司校勘宮中所藏典籍諸事。 唐 以後歷代因之。 明 以後不置。《後漢書·梁慬傳》:“校書郎 馬融 上書訟 慬 與護羌校尉 龐參 。” 王先謙 集解“蓋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通謂之三署郎,校書郎中本可省稱校書郎,猶尚書僕射之省稱尚書耳。”《後漢書·楊終傳》:“ 顯宗 時,徵詣 蘭臺 ,拜校書郎。”《魏書·律曆志上》:“中堅將軍、屯騎校尉 張洪 ,故太史令 張明豫 息盪寇將軍 龍祥 ,校書郎 李業興 等三家並上新曆,各求申用。” 唐 元稹 《贈三呂校書》詩:“同年同拜校書郎,觸處潛行爛熳狂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後集:“遣校書郎 衛膚敏 為賀生辰使。”參閱《通典·職官八》。
家庭
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的基本社會單位,包括父母、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親屬
分似
分送。似,給予。 宋 黃庭堅 《謝送碾壑源揀牙》詩:“肯憐 天祿 校書郎,親敕家庭遣分似。”
黃庭堅名句,謝送碾壑源揀芽名句
名句推薦
得人之道,在於知人;知人之法,在於責實。
脫脫,阿魯圖等《宋史·列傳·卷九十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