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正覺的《六代祖師畫像讚六祖大監禪師》
全文:
廣南樵夫,淮西行者。
明珠走盤,黃金出冶。
透影像兮凡聖罔得同塵,續光明兮家世自然不夜。
眾星之拱斗之魁,百川之趨海之下。
棄缽袋而逃,提不起而懇招。
非風旛之搖,示即物之情超。
葉落歸根兮來時無口,百千三昧兮九牛一毛。
參考注釋
影像
(1) 畫像;遺像
懸掛影像
(2) 影子,身影
牆上有個人的影像
(3) 形象。指人的音容笑貌
心中的影像
凡聖
佛教語。謂凡夫與聖者。佛家小乘初果以上,大乘初地以上,皆為聖者;自此而下,未斷惑證理之人,皆是凡夫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神不滅論》:「自凡及聖,含靈義等。但事有精麤,故人有凡聖。」《法苑珠林》卷二六:「無何,坐終,其髑髏全成無縫,故知凡聖同居,事不可別。」 元 梵琦 《漁家傲·西方樂》詞:「佛理在躬如玉璞,須凴巧匠勤雕琢,凡聖皆由心所作。難描邈,華臺寶座珠瓔珞。」
同塵
(1).謂如灰塵之混雜異物。比喻混一、統一。語本《老子》:「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似或存。」 魏源 本義:「以塵之至雜而無所不同,則於萬物無所異矣。」 三國 魏 曹植 《帝堯贊》:「克平 共工 ,萬國同塵。」
(2).比喻與萬物一體。 唐 錢起 《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》詩:「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。」
(3).比喻混同於塵俗,不立異趣。 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碑》:「道尊德貴,挫鋭同塵。」
(4).同路;同行。 晉 楊方 《合歡》詩之二:「來與子共跡,去與子同塵。」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「雖今之作者,人自為量,而首路同塵,輟塗殊軌者多矣。」
(5).指混同;混雜其中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廣譬》:「故廣車不能脅其轍以苟通於狹路;高士不能撙其節以同塵於隘俗。」 宋 司馬光 《孟嘗君歌》:「門下紛紛如市人,鷄鳴狗盜亦同塵。」
光明
(1)
(2) 明亮的
瓦楞上已經雪白,房裡也映得較光明。——《祝福》
(3) 比喻正義或有希望
光明大道
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,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。——《回憶我的母親》
(4) 沒有私心
光明磊落
心地光明
家世
人出生的門第;家庭世系
自然
(1) 宇宙萬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,即整個物質世界,自然界
改造自然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
擇於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近於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
(2)
(3)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、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、非人為的
自然現象
自然之驗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(4) 不勉強,不拘束,不呆板
他的動作很自然
復得返自然。(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)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(5)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
聽其自然
(6) 當然
帶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魯迅《朝花夕拾》
不夜
沒有黑夜。形容月光或燈火照耀如同白天。 唐 李德裕 《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》詩:「洞天應不夜,源樹祗如春。」 宋 張孝祥 《水調歌頭·桂林中秋》詞:「千里江山如畫,萬井笙歌不夜,扶路看遨頭。」 明 王西樓 《南呂一枝花·賞閏元宵》套曲:「重開不夜天,再造長春境。」 柳亞子 《浣溪沙》詞:「火樹銀花不夜天,弟兄姊妹舞翩躚,歌聲唱徹月兒圓。」
釋正覺名句,六代祖師畫像讚六祖大監禪師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