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·其一·七德舞(美撥亂陳王業也)》
全文:
武德中作破陳樂,貞觀初重製舞圖。
詔魏徵等歌詞撰名曰七德,以示開國之鴻謨。
七德破陳是一是二終莫辨,然魏徵既為之詞,何又稱徵諦觀。
九功之舞至於七德,破陳俛首弗視乎。
楊隋失鹿其政亂,英雄並逐之亦指草澤崛起徒。
太宗以隋宮人劫父留守之職叛,縱經親戰而成功業,其興究異漢高明祖夫。
豈如我朝慶隆舞,肇興長白之神區。
雖亦曾受明封號,不過羈縻外臣,較彼食毛踐土之民殊。
以是論之,即漢高明祖亦莫及,七德之舞奚足比擬本朝王業之規模。
慶隆舞,祖宗開創艱難謹記諸。
太祖薩爾滸之戰,立破明兵二十萬,太宗松山杏山之戰,殲明兵五萬而有餘。
是皆懿親藎臣,同心戮力邀天佑,至今追憶猶欲淚墮予。
及我世祖入京都,實得之流寇為明雪仇,而有大德於彼應感吾。
慶隆舞,皇清億萬斯年,子子孫孫應憶列祖創業艱難初。
參考注釋
懿親
(1).至親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,不廢懿親。”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角》:“ 盧子嚴 説,早年隨其懿親 鄭常侍 東之 同游 宣州 、 當塗 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寒月吟》:“我有平生交,外氏之懿親。”
(2).特指皇室宗親、外戚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通親親表》:“昔 周公 弔 管 蔡 之不鹹,廣封懿親,以藩屏王室。”《舊唐書·牛仙客傳》:“時有監察御史 周子諒 竊言於御史大夫 李适之 曰:‘ 牛仙客 不才,濫登相位,大夫國之懿親,豈得坐觀其事?’”《資治通鑑·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 昭義 節度使 張從恩 以地迫 懷洛 ,欲入朝於 契丹 ……判官 高防 諫曰:‘公 晉 室懿親,不可輕變臣節。’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一:“ 天聰 已前,鈞衡帷幄,悉任懿親,異姓儒臣但令給事文館。”
藎臣
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“王之藎臣,無念爾祖。” 朱熹 集傳:“藎,進也,言其忠愛之篤,進進無已也。”本謂王所進用之臣,後引申指忠誠之臣。 唐 白居易 《韓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贈國郡太夫人制》:“生此哲人,為我藎臣,率由茲訓,教有所自,恩不可忘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》:“蓋既經藎臣碩輔,內外合謀,苦心經營者亦逾二十年, 中國 之聲威稍稍異於疇昔。”
同心戮力
齊心合力。 晉 袁宏 《後漢紀·靈帝紀》:“太后新攝政,政之巨細,多委 陳蕃 、 竇武 ,同心戮力,以奬王室。”《宋史·禮志十七》:“與其束手待斃,曷若並計合謀,同心戮力,奮勵而前,以存國家。” 童第周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八億神州,同心戮力,堅無不摧,勝利可期。”亦作“ 同心僇力 ”。《水滸傳》第八八回:“全靠你等眾弟兄同心僇力,來日必行。”
天佑
上天的佑助。《漢書·杜鄴傳》:“故內無感恨之隙。外無侵侮之羞,俱享天祐,兩荷高名者,蓋以此也。” 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五》:“而天祐匪降,疾恙無瘳。”
上天佑助、佑護。《書·鹹有一德》:“非天私我 有商 ,惟天佑於一德。” 孔 傳:“非天私 商 而王之,佑助一德所以王。”《清史稿·理密親王允礽傳》:“果蒙天佑,狂疾頓除,改而為善,朕自有裁奪。” 劉半農 《歐洲花園》:“以 撒拔司丁 之英毅,竟不蒙天佑,身死國辱,隳其祖宗之遺烈。”
至今
(1) 直至此刻
至今杳無音信
(2) 直到今天
追憶
回憶往事
追憶歡樂的少年生活
乾隆名句,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並效其體·其一·七德舞(美撥亂陳王業也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