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雲龍的《元夕賦得綵花樹》
全文:
十二雕欄帖絳紗,都人夜夜斗香車。
芬芳不借東風力,結綻能先上苑花。
雲里綵樓千樹出,月中燈市萬枝斜。
可憐處處春如海,不見蕪城帝子家。
參考注釋
十二
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「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。」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:「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」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。《周禮·地官·載師》:「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。」 賈公彥 疏:「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。」《漢書·貢禹傳》:「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。」 顏師古 註:「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。」
(3).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「金城十二重,雲氣出表里。」參見「十二分。」
雕欄
亦作「 雕闌 」。雕花彩飾的欄桿;華美的欄桿。 南唐 李煜 《虞美人》詞:「雕闌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」 宋 蘇軾 《法惠寺橫翠閣》詩:「雕欄能得幾時好?不獨憑欄人易老!」 清 陳維崧 《探春令·詠窗外杏花》詞:「 崇仁 宅靠 善和坊 ,舊雕欄都壞。」 魯迅 《三閒集·<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>小引》:「也譬如身入大伽藍中,但見全體非常宏麗,眩人眼睛,令觀者心神飛越,而細看一雕闌一畫礎,雖然細小,所得卻更為分明。」
絳紗
(1).紅紗。紗,絹之輕細者。 唐 韋應物 《萼綠華歌》:「仙容矯矯兮雜瑤珮,輕衣重重兮蒙絳紗。」 明 徐渭 《憶潘公》詩之二:「帳底畫眉猶未了,寺丞親著絳紗來。」
(2).猶絳帳。對師門、講席之敬稱。 唐 劉禹錫 《送趙中丞自司金外郎轉官參山南令狐僕射幕府》詩:「相府開油幕,門生逐絳紗。」 宋 蘇軾 《仙遊潭·馬融石室》詩:「未應將軍聘,初從 季直 游。絳紗生不識,蒼石尚能留。」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:「 豫庭 《贈婦翁》云:『喜我絳紗深有托,半為嬌客半門生。』」參見「 絳帳 」。
都人
(1).京都的人。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「都人士女,殊異乎五方。」 李善 註:「《毛詩》曰:『彼都人士。』」 張銑 註:「言此都士女麗美過於五方。」 唐 杜甫 《悲陳陶》詩:「都人迴面向北啼,日夜更望官軍至。」 仇兆鰲 註:「相傳太子北收兵,來取 長安 ,日夜望之。或時相驚曰:『太子大軍至矣。』」 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「閲《上海新報》,天下震動,舉國廷諍,都人惶駭。」
(2). 明 代稱宮女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家人言解》:「內廷呼宮人曰都人。」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三二章:「他( 崇禎帝 )望望西洋自鳴鐘,看見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時候,便分付傳都人侍候梳洗。」
(3).《詩·小雅》篇名《都人士》的省稱。《詩·小雅·都人士序》:「《都人士》 周 人刺衣服無常。古者長民衣服無貳,從容有常,以齊其民,則*民德歸壹,傷今不復見古人也。」後人每詠之以慨嘆世道之喪亂,禮制之無常。 漢 蔡邕 《逑行賦》:「無亮采以匡世兮,亦何為乎此畿?甘衡門以寧神兮,詠《都人》而思歸。」
夜夜
(1) 每夜
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這裡納涼
夜夜達五更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2) 又
夜夜不得息。
斗香
(1).一種特製的佛香。許多股香攢聚綑紮堆成塔形,叫斗香。點著時從頂到下一層層燃燒,煙火旺盛。《紅樓夢》第七五回:「月臺上焚著斗香,秉著燭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○六回:「﹝ 賈母 ﹞又命自己院內焚起斗香,用拐拄著,出到院中。」
(2).舊時, 江蘇 六合 地區中秋時節將各種食品堆成尖塔形,上插小旗,謂之斗香。
亦作「鬭香」。比香料的優劣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薰燎》:「《中宗朝宗紀》: 韋 武 間為雅會,各攜名香,比試優劣,名曰鬭香。」
李雲龍名句,元夕賦得綵花樹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