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清遠的《妙容非睹》
全文:
通身無影像,脫體露堂堂。
不話非聲色,何曾有短長。
河沙恆遍現,故號法中王。
優曇花正開,嗅著不聞香。
參考注釋
通身
(1).全身;渾身。《陳書·高祖紀下》:“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,長三丈所,通身潔白,衣服楚麗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辭婚》:“聽了使君之言,不覺通身汗下。” 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她通身黑色。旗袍鑲著銀灰色的花邊。”
(2).整個物體。《北史·穆觀傳》:“ 明元 親臨其喪,悲動左右,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。” 張潔 《尾燈》:“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,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。”
(3).完全,全部。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三回:“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,敢是那刑房不進去,就合那禁子們鬼混,通身不成道理!”
影像
(1) 畫像;遺像
懸掛影像
(2) 影子,身影
牆上有個人的影像
(3) 形象。指人的音容笑貌
心中的影像
脫體
(1).全身。 宋 向子諲 《採桑子》詞:“人如濯濯春楊柳,徹骨風流,脫體溫柔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五:“小詩便是得效藥,讀罷頓然痊較。入時衣袂,脫體別穿一套。”
(2).指病癒。《醒世恆言·陳多壽生死夫妻》:“ 陳青 道:‘就是小兒僥倖脫體,也是水底撈針,不知何日到手,豈可擔閣人家閨女。’” 郭沫若 《創造十年》四:“我去看他時,他的病也快要脫體了。”
(3).從根本上脫離。 魯迅 《集外集·咬嚼未始“乏味”》:“這是嚴分男女的國度里必有的現象,一時頗不容易脫體的,所以正是傳統思想的束縛。”
堂堂
(1) 形容盛大
人獅驚嶽嶽,王廟憶堂堂。——郭沫若《訪埃雜吟》
曰:“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!”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(2)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
儀表堂堂
(3) 形容志氣宏大
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,還怕這一點困難嗎?
(4) 陣式或氣勢很大
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
釋清遠名句,妙容非睹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