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吳騏的《流螢篇》
全文:
太液池邊梧葉秋,長信宮中團扇愁。
千門沉沉魚鑰靜,數點飛飛螢火流。
隨風宛度芙蓉幕,決起還依青瑣樓。
翠袖撲來光未定,綺窗深閉影還留。
深宮長夜迥難眠,流螢坐對更悽然。
枝上虛疑烽火樹,釵頭空訝夜飛蟬。
回思昔侍君王宴,中宵歌舞何曾倦。
不夜珠明白玉床,守宮紅褪披香殿。
此時白露送微涼,此時螢火度宮牆。
那知歲序多遷次,那知微羽動悲傷。
只今寂寞深宮裡,流螢暗逐秋風起。
輦道偏分腐草光,金塘亂點芙蕖水。
遙聽昭陽歌吹頻,十圍龍燭進瑤樽。
燭花不及流螢影,猶有微光影照人。
參考注釋
昭陽
(1).歲時名。十乾中癸的別稱,用於紀年。《爾雅·釋天》:“﹝太歲﹞在癸曰昭陽。”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亥在癸曰昭陽。” 高誘 註:“在癸,言陽氣始萌,萬物合生,故曰昭陽也。” 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》:“歲次昭陽,月在大梁。”
(2). 漢 宮殿名。後泛指后妃所住的宮殿。《三輔黃圖·未央宮》:“ 武帝 時,後宮八區,有 昭陽 ……等殿。”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 昭陽 特盛,隆乎 孝成 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長信怨》詩:“玉顏不及寒鴉色,猶帶 昭陽 日影來。” 清 葉永年 《燕》詩:“閒向主家談故事, 昭陽 臺榭已凝塵。”
歌吹
歌唱吹奏。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引內 昌邑 樂人,擊鼓歌吹作俳倡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早春戲作呈范景仁》詩:“常思去歲初,西軒習歌吹。”
歌聲和樂聲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蕪城賦》:“廛閈撲地,歌吹沸天。” 唐 溫庭筠 《旅泊新津卻寄一二知己》詩:“併起別離恨,思聞歌吹喧。” 魯迅 《吶喊·社戲》:“他們換了四回手,漸望見依稀的 趙莊 ,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。”
十圍
(1).亦作“ 十韋 ”。形容粗大。《文選·枚乘<上書諫吳王>》:“夫十圍之木,始生而櫱,足可搔而絶,手可擢而拔。” 張銑 註:“十圍,言大也。”《漢書·成帝紀》:“是日大風,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。” 顏師古 註:“韋與圍同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 庾子嵩 長不滿七尺,腰帶十圍。” 宋 路振 《九國志·吳志·張訓》:“身長八尺餘,腰帶十圍。” 清 金農 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階前老槐十圍大,碧羅張繖高厭厭。”按,圍的長度,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於三寸、五寸等說。
(2).謂兵力十倍於敵,則可圍之。參見“ 十圍五攻 ”。
龍燭
(1). 燭龍 神所銜之燭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芙蓉賦》:“焜焜韡韡,爛若龍燭。”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 西蜀 之於 東吳 ,小大之相絶也,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樳木龍燭也。” 劉逵 註:“《山海經》曰:‘ 鐘山 之神,名曰 燭龍 ,視為晝,暝為夜。’”參見“ 燭龍 ”。
(2).指太陽。 唐 紇乾俞 《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》:“照燭兮驪珠潛吐,曭朗兮龍燭忽生。”
(3).以龍為飾之燭。 唐 劉禹錫 《觀舞柘枝》詩之一:“神飊獵紅蕖,龍燭然金枝。” 南唐 李煜 逸句:“烏照始潛輝,龍燭便爭秉。” 宋 吳幵 《優古堂詩話》:“《西清詩話》謂 蔡元 長春帖子‘龍燭影中猶是臘,鳳簫聲里已吹春’,薦紳類能傳誦,以為 蔣潁叔 作,非也。予以為此一聯全是 方乾 《除夜》詩:‘寒燈短燄方燒臘,畫角聲殘已報春。’”
瑤樽
亦作“瑤尊”。亦作“瑤罇”。1.玉制的酒杯。亦用作酒杯的美稱。 宋 王禹偁 《茶園》詩:“汲泉鳴玉甃,開宴壓瑤罇。” 元 朱*德潤 《軋賴機酒賦》:“乃瀉之以金盤,盛之以瑤樽。”
(2).指美酒。 宋 張先 《燕歸梁》詞:“今年江上共瑤尊,都不是、去年人。” 龔騫 《無題》詩:“鄰舫夜深歌白紵,拚將紅淚寄瑤樽。”
吳騏名句,流螢篇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