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江源的《張山人話舊聯句二十八韻》
全文:
一別廿年餘,煩君問起居。
疏慵甘棄置,陵厲半消除。
燕薊傳書數,山林奉劄疏。
鹿門隨去任,狗監借吹噓。
曠日叨蘭省,何心夢石渠。
君方致堯舜,子特寄樵漁。
賢矣疑王霸,狂哉匪接輿。
年華謝衰朽,日月惜居諸。
性懶慚陶侃,兒痴似阿舒。
讜言真藥石,經術乃菑畬。
憂國須憐賈,知非每愧蘧。
上林羞獻賦,光范不投書。
音耗母金玉,行藏任毀譽。
飄零君別後,辛苦我生初。
曠達詩千首,英雄土一墟。
酒杯樂賢聖,**瓊琚。
汗漫書慵寄,耽唫發懶梳。
歸棲慚倦鳥,閒散羨游魚。
湖海雙蓬鬢,乾坤一散樗。
更憐新執法,仍憶舊傳臚。
日下望京國,雲邊指故廬。
晚塘號絡緯,秋水落芙蕖。
慷慨歌銅斗,留連泛玉蛆。
只愁尊已罄,不問認何如。
高興長投牽,雄談數起予。
醉還招五柳,醒合起三閭。
舟子催鳴櫓,奚奴促命車。
相逢又相別,分手莫踟躕。
參考注釋
執法
(1) 執掌法律;行使法律權力
執法不嚴使壞人有隙可乘
(2) 執行法令的官吏
傳臚
(1).科舉時代,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。殿試公布名次之日,皇帝至殿宣布,由閣門承接,傳於階下,衛士齊聲傳名高呼,謂之傳臚。 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及第》:“金殿傳臚第一聲,三元連中占魁名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二:“四月初四日殿試,初七日傳臚。”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武殿試》:“ 武舉 止有會試,無廷試傳臚之例。”參閱 宋 趙昇 《朝野類要·唱名》。
(2). 明 代稱科舉第二、三甲第一名為傳臚。至 清 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。《明史·選舉志二》:“而士大夫又通以鄉試第一為解元,會試第一為會元,二、三甲第一為傳臚雲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士階條例》:“二甲首名傳臚,職同將軍。” 李劼人 《大*波》第三部第二章四:“ 川 漢 鐵路駐 宜昌 總理,傳臚出身,四品京堂。”
江源名句,張山人話舊聯句二十八韻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