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雷淵的《愛詩李道人若愚崧陽歸隱圖》
全文:
我家崧前凡再期,詩僧騷客相追隨。
春葩繽紛香澗谷,夏泉噴薄清心脾。
霜林置酒曳錦障,雪嶺探梅登玉螭。
重陽夜宿太平頂,天雞夜半鳴喔咿。
整冠東望見日出,金輪涌海光陸離。
神州赤縣入指顧,風埃未靖空噓欷。
窮探極覽不知老,泉石佳處多留題。
簡書驅出踏朝市,期會迫窄愁鞭笞。
襟懷塵土少清夢,齒頰棘荊真白痴。
叩門剝啄者誰子,道人面有熊豹姿。
披圖二室忽當眼,貫珠編貝多文辭。
我離山久詩筆退,摹寫豈復能清奇。
再三要索不忍拒,依依但記經行時。
道人愛山復愛詩,嗜好成癖未易醫。
山中詩友莫相厭,遠勝薰酣聲利乾沒兒。
參考注釋
再三
一次又一次;多次
再三強調
要索
要挾勒索;強行索取。 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三》:“至於亡棄家業,空里巷而出,數百為羣,闖門要索,要索不遂,肆行刼奪。” 李大釗 《國民之薪膽》:“而自 青島 戰爭伊始,迄於 日本 向我國提出要索條件。” 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加以 式列阿忒 傭兵見 裴倫 寬大,復多所要索,稍不滿,輒欲背去。”
不忍
(1).不忍心,感情上覺得過不去。《穀梁傳·桓公元年》:“先君不以其道終,則子弟不忍即位也。”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吾騎此馬五歲,所當無敵,嘗一日行千里,不忍殺之。”
(2).不忍耐;不忍受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巧言亂德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” 晉 乾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二:“ 阮士瑀 傷於虺,不忍其痛,數嗅其瘡。” 宋 蘇軾 《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》:“不忍藥石之苦、針砭之傷,一旦流而入於骨髓,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,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。”
(3).不收斂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 澆 身被服強圉兮,縱慾而不忍。” 漢 朱浮 《為幽州牧與彭寵書》:“高論 堯 、 舜 之道,不忍 桀 、 紂 之性,生為世笑,死為愚鬼,不亦哀乎?”
(4).不能忍受;不願意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我不忍以夫子之道,反害夫子。”《史記·亷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相如 素賤人,吾羞,不忍為之下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﹝妻子﹞到於庵門,見學究疾病,不忍見之,用手掩口鼻,斜身與學究飯吃。”
(5).捨不得。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》:“予初閲時,不忍釋卷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白香山詩》:“﹝ 香山 詩﹞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,得一篇輒愛一篇,幾於不忍釋手。” 郭小川 《木瓜樹的風波》詩:“此刻呀,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。”
依依
(1) 形容樹枝柔弱,隨風搖擺
楊柳依依
(2) 戀戀不捨的樣子
依依不捨
二情同依依。——《玉台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尚依依旁汝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(3) 依稀;隱約
依依墟里煙
行時
時行。謂見重於當時
雷淵名句,愛詩李道人若愚崧陽歸隱圖名句
名句推薦
重巒復嶺鎖松關,只欠泉聲入座間
徐錫之《喝水岩》
詩詞推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