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本一體,清濁霄壤隔

潘璵移種菖蒲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潘璵的《移種菖蒲》

全文:
誰剪蒼龍髯,種之水邊石。
不與草爭春,四時挺幽碧。
余心具靜觀,而愛此正色。
一朝移香根,古瓷手親植。
疏之以泠風,沐之以甘澤。
得此伴閒身,凡花何足惜。
呼童汛淨室,寘彼芝蘭側。
如參物外人,利名念俱釋。
如親詩中仙,冷澹趣相得。
人物本一體,清濁霄壤隔
物以類而聚,人於交貴擇。
人為物之靈,詎可乏真識。

潘璵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人物

(1)

(2) 小說或戲劇中被描寫的人

人物描寫

(3) 被認為有突出或顯著特性的人

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

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。——毛澤*東《沁園春·雪》

愷撒是個偉大的歷史人物

西人之畫,則人物必有概范,山水必有實景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

(4) 講話者;提警告、提要求、鼓勵或發命令的人

由一個圈內人物指導

(5) 有才能之人

此人是個人物

一體

(1) 有機的整體

融成一體

(2) 有機地結合或聯結起來的整體

俱為一體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
胡越為一體。——唐·魏徵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
清濁

(1).清水與濁水。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“ 涇 以 渭 濁” 毛 傳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。” 唐 高適 《贈別王七十管記》詩:“隨波混清濁,與物同醜麗。” 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妝域》:“蓬卷無根株,渦洄亂清濁。”

(2).喻人事的優劣、善惡、高下等。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:“ 延陵季子 之仁心,慕義無窮,見微而知清濁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宋雲行紀》:“事涉疑似,以藥服之,清濁則驗。” 宋 蘇軾 《錢君倚哀詞》:“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,相行止以效清濁。”

(3).音樂的清音與濁音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。”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倡和清濁,迭相為經。” 晉 陸機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震風過物,清濁效響。”

(4).語音的清聲與濁聲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音辭》:“而古語與今殊別,其間輕重清濁,猶未可曉。”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 陸法言 著《切韻》,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,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,而為 吳 音也。” 清 李漁 《閒情偶寄·詞曲上·音律》:“至於填詞一道,則句之長短,字之多寡,聲之平上去入,韻之清濁陰陽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。”

(5).清氣與濁氣。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。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夫泰極剖判,造化權輿,體兼晝夜,理包清濁。” 李善 註:“清輕者上為天,濁重者下為地。” 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辭·周五聲調曲·宮調曲之一》:“氣離清濁割,元開天地分。”

霄壤

(1).天和地,天地之間。 元 張養浩 《得子強也書詩以答之》:“緬思霄壤間,實與逆旅均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京邸敘親》:“羨名傾霄壤,靈異動君王。”

(2).比喻相去極遠,差別很大。《隸釋·漢石經論語殘碑》 宋 洪适 釋:“觀遺經字畫之妙,非 蔡中郎 輩不能為,以 黃初 後來碑刻比之,相去不啻霄壤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王渙》:“常為《惆悵詩》十三首……膾炙士林。在晚 唐 諸人中,霄壤不侔矣。” 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十五》:“而兄弟前後,成敗霄壤,後起者勝,孰知其故。” 梁啓超 《新民說》十一:“夫同在 東亞 之地,同為 黃 族之民,而何以一進一不進,霄壤若此。”

潘璵名句,移種菖蒲名句

詩詞推薦

人物本一體,清濁霄壤隔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