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韓元吉的《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》
全文:
後生仰前輩,今世思古人。
豈得歲月久,所懷風俗淳。
昔我家閩中,龜山實其鄰。
出門尚群盜,欲往志不伸。
相從朋舊間,得語盡可珍。
俯仰今幾保,遺編半埃塵。
白頭入幕府,始與夫子親。
夫子龜山裔,麕{上鹿下加}見祥麟。
晚同柱後史,無心問平津。
典刑在眉睫,溫然異群倫。
向來簿領中,挾書聽諄諄。
豈不開我塞,異聞此其真。
亦或舉樽酒,筆談忘賤貧。
同僚各分散,世事日以新。
遙憐鄭公鄉,俎豆猶莘莘。
彈冠定不苟,家庭有書紳。
道學固未泯,吾謀復誰陳。
尚想金馬門,西湖醉余春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彈冠
(1).彈去冠上的灰塵;整冠。《楚辭·漁父》:“吾聞之,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 王逸 註:“拂土芥也。”
(2).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。 宋 蘇軾 《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》詩:“今日散幽憂,彈冠及新沐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李太白真贊序》:“予乃彈冠拭目,拜而窺之,宿素志心,於是併遂。”
(3).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。 晉 葛洪 《<抱朴子>自敘》:“內無 金 張 之援,外乏彈冠之友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七:“ 唐 襄陽 孟浩然 ,與 李太白 交遊。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。 孟 以故人之分,有彈冠之望,久無訊息,乃入京謁之。” 王闓運 《上曾總督書》:“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,時相夕貶而黨與並空。”
(4).指為官。 北齊 顏之推 《古意》詩:“十五好詩書,二十彈冠仕。” 宋 陸游 《憶昔》詩:“早知虛起彈冠意,悔不常為秉燭游。”參見“ 彈冠相慶 ”。
不苟
不隨便;不馬虎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,以祀禮教敬,則*民不苟。” 賈公彥 疏:“不苟且也。”《後漢書·王堂傳》:“﹝ 堂 ﹞遷 汝南 太守,搜才禮士,不苟自專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夢幻·許昌》:“ 嘉定 有老儒名 朱綱 ,為人方正不苟,頗信佛老之説。”
家庭
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的基本社會單位,包括父母、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親屬
書紳
把要牢記的話寫在紳帶上。後亦稱牢記他人的話為書紳。語本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 子張 書諸紳。” 邢昺 疏:“紳,大帶也。 子張 以 孔子 之言書之紳帶,意其佩服無忽忘也。” 晉 孫綽 《答許詢》詩之九:“且戢讜言,永以書紳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四:“﹝ 王禹偁 ﹞嘗侍宴 瓊林 , 太宗 獨召至御榻,面誡之曰:‘卿聰明,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韓 柳 之列,但剛不容物,人多沮卿,使朕難庇。’ 禹偁 泣拜,書紳而謝。” 聞一多 《神話與詩·文學的歷史動向》:“以上兩個歷史的教訓,是值得我們的新詩人書紳的。”
韓元吉名句,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名句
名句推薦
事先敗而後成,曰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;事將成而終止,曰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
程登吉《幼學瓊林·卷一·地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