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復三關迎三聖,金酋席捲盡擒歸

岳飛題翠岩寺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岳飛的《題翠岩寺》

全文:
秋風江上駐王師,暫向雲山躡翠微。
忠義必期清塞水,功名直欲鎮邊圻。
山林嘯聚何勞取,沙漠群凶定破機。
行復三關迎三聖,金酋席捲盡擒歸

岳飛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岳飛行復三關迎三聖,金酋席捲盡擒歸書法作品欣賞
行復三關迎三聖,金酋席捲盡擒歸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行復

且又。《文選·曹丕<與吳質書>》:“歲月易得,別來行復四年。” 李善 註:“行,猶且也。”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王遠》:“ 遠 嘆曰:‘聖人皆言海中行復揚塵也。’”

三關

(1).古代三個重要關隘的合稱。著名者有:(1) 上黨關 、 壺口關 、 石陘關 。約在今之 山西 東南部。《後漢書·馮衍傳上》:“夫 上黨 之地,有四塞之固,東帶三關,西為國蔽,奈何舉之以資彊敵?” 李賢 註:“三關,謂 上黨關 、 壺口關 、 石陘關 。”(2) 陽平關 (今 陝西 沔縣 西)、 江關 (今 四川 奉節 東)、 白水關 (今 四川 舊 昭化 西北)。《文選·乾寶〈晉紀總論〉》:“三關電掃, 劉禪 入臣。” 李善 註:“蜀有 陽平 、 江關 、 白水關 。”(3) 平靖關 、 武勝關 、 黃峴關 。在今 河南 信陽 南。《南齊書·州郡志下》:“ 泰始 中,立州於 義陽郡 。有三關之隘。”(4) 溢津關 、 瓦橋關 、 淤口關 。在今 河北 雄縣 、 霸縣 一帶。《新五代史·周世宗紀》“﹝六年夏四月﹞辛丑,取 益津關 ,以為 霸州 。癸卯,取 瓦橋關 ,以為 雄州 ” 宋 徐無黨 註:“ 世宗 下三關, 瓦橋 、 益津 以建州及見, 淤口關 止置寨,故舊史、實録皆闕不書。”(5) 明 代以 雁門 、 寧武 、 偏頭 為外三關,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北;以 居庸 、 紫荊 、 倒馬 為內三關,在今 河北 曲陽 之北。《明史·翟鵬傳》:“增游兵三支,分駐 雁門 、 寧武 、 偏頭 ……又於 宣 、 大 三關間,各設勁兵。” 清 龔自珍 《與吳虹生書》:“三關者, 雁武 、 寧武 、 偏頭 也。在 太原 之北, 大同 之南。” 清 馮桂芬 《費樹臣飲馬長城圖小影序》:“ 曲陽 在 居庸 、 紫荊 、 倒馬 內三關之南,距 倒馬 百二十里。”

(2).指人體的三個重要部分,說法不一。(1)指耳、目、口。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“夫目妄視則淫,耳妄聽則惑,口妄言則亂。夫三關者,不可不慎守也。”(2)指口、手、足。《黃庭內景經·三關》:“三關之中精氣深,九微之內幽且陰。” 梁丘子 註:“據下文,口、手、足為三關。又 元陽子 以明堂、洞房、丹田為三關。”

(3).特指下丹田。《黃庭內景經·脾長》:“閉塞三關握固停。” 梁丘子 註:“臍下三寸為元關,亦曰三關,言固精護氣不妄施泄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王宗玠宅弘農郡夫人降聖日修大醮詞》:“正身心於九室,撿神氣於三關。”《西遊記》第四一回:“須臾間,氣透三關,轉明堂,衝開孔竅,叫了一聲:‘師父啊!’”

(4).中醫學名詞。小兒指紋診斷法的三個部位,又稱三指關。即風關、氣關、命關。《醫宗金鑒·幼科雜病心法要訣·四診總括》:“四診總括:惟憑面色識因病,再向三關診熱寒。”註:“三關者,手虎口處風、氣、命三關也。”

三聖

(1).三個聖人。指 堯 、 舜 、 禹 。 漢 董仲舒 《賢良策三》:“道之大原出於天,天不變,道亦不變。是以 禹 繼 舜 , 舜 繼 堯 ,三聖相受而守一道。”《漢書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》:“ 湯 法三聖。” 顏師古 註:“三聖,謂 堯 舜 禹 也。”

(2).三個聖人。指 夏禹 、 周公 、 孔子 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我亦欲正人心,息邪説,距詖行,放淫辭,以承三聖者,豈好辯哉,予不得已也。” 朱熹 集註:“三聖, 禹 、 周公 、 孔子 也。”

(3).三個聖人。指 伏羲 、 文王 、 孔子 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人更三聖,世歷三古。” 顏師古 注引 韋昭 曰:“ 伏羲 、 文王 、 孔子 。” 清 王鳴盛 《蛾術編》卷三:“ 伏羲 畫六十四卦, 文王 作卦辭,爻辭, 孔子 作十翼……歷數三聖。”

(4).三個聖人。指 文王 、 武王 、 周公 。《漢書·諸侯王表序》:“三聖製法,立爵五等。” 顏師古 註:“三聖謂 文王 、 武王 及 周公 也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丹霞蔽日行》:“ 周室 何隆,一門三聖。” 黃節 註:“一門三聖,謂 文 、 武 、 周公 也。”

席捲

(1) 形容卷東西像卷蓆子一樣

三秦如席捲, 燕趙一齊休。——《三國志平話》

席捲天下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
(2) 迅速有力地掠過

颶風席捲該島嶼,摧毀了島上所有的建築物

岳飛名句,題翠岩寺名句

詩詞推薦

行復三關迎三聖,金酋席捲盡擒歸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