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韓愈的《別趙子(趙子名德,潮州人)》
全文:
我遷於揭陽,君先揭陽居。
揭陽去京華,其里萬有餘。
不謂小郭中,有子可與娛。
心平而行高,兩通詩與書。
婆娑海水南,簸弄明月珠。
及我遷宜春,意欲攜以俱。
擺頭笑且言,我豈不足歟。
又奚為於北,往來以紛如。
海中諸山中,幽子頗不無。
相期風濤觀,已久不可渝。
又嘗疑龍蝦,果誰雄牙須。
蚌蠃魚鱉蟲,瞿瞿以狙狙。
識一已忘十,大同細自殊。
欲一窮究之,時歲屢謝除。
今子南且北,豈非亦有圖。
人心未嘗同,不可一理區。
宜各從所務,未用相賢愚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人心
(1) 指人的感情、願望等
全國久蟄之人心,乃大興奮。——孫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
這是人心所向,大勢所趨
(2) 良心
未嘗
(1) ——加在否定詞前面,構成雙重否定;不是
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
(2) 不曾
終夜未嘗合眼
未嘗不嘆息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所未嘗行。——《資治通鑑·唐紀》
未嘗識書具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
未嘗有言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不可
(1)
不可能;不可以
兼與藥相粘,不可取。——宋·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學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(2)
決不能,必須不
而勢力眾寡不可論。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不可一概而論
(3)
與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須或一定
今天這個會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
一理
(1).同一準則。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:“夫治身與治國,一理之術也。” 高誘 註:“身治則國治,故曰一理之術也。”《文選·陸機<五等諸侯論>》:“然則八代之制,幾可以一理貫。” 劉良 註:“一理謂合典則也。”《二程遺書》卷十八:“天下物皆可以理照,有物必有則,一物須有一理。” 明 胡居仁 《居業錄·心性》:“天地人物,分雖不同,同此一理。”
(2).一個道理。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辨命論》:“非可以一理徵,非可以一途驗。” 宋 真德秀 《問格物致知》:“萬物各具一理,萬理同出一原。”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看破治亂兩途,不出陰陽一理。”
(3).同一地理區域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傳》:“且 吳 與 越 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,而 吳 侵伐,大過五也。”
(4).溫習一次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吾七歲時,誦《靈光殿賦》,至於今日,十年一理,猶不遺忘。”
韓愈名句,別趙子(趙子名德,潮州人)名句
名句推薦
坎止流行只任天,吟廬新傍紫薇邊
劉彥朝《贈陳隨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