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晁補之的《依韻和子充雜言》
全文:
君不見東方朔,避世金馬門,侏儒倡郭同陸沉。
滑稽突梯意已深,不如孫登閉口逃蘇門。
身猶孤鳳無與鄰,心知嵇生未識真。
兒童讀書聞入孝,遭時有用可以移於君。
孔子系易辭,尊乾而卑坤。
耦耕未足問禮則,鳥獸固自群荊榛。
孟嘗聲勢,一旦消歇,冢上之牧良可悲。
苟為貧賤不濟物,身死泯然俱若茲。
聞君早慕棲竹林,何忽作此悲來吟。
嚴君肥遯業討論,少年宜自有異聞窮達俱性外,學者所不陳惟勿枉道寧屈身。
豈欲行不由徑如滅明,不然不欲乞醯於鄰同微生。
白駒雖潔,空谷難久將誰親,當詩一篇差可人。
秋蘭蘪蕪亭下生亦蕃,夫人自有美子何足言。
採擷但慰吾愁魂,吟詩作賦北窗詞更妍。
萬言不直一杯何足憐,咿呦聊用窮吾年。
能來西疇清坐一榻橫,長飢亦不轑釜雲無羹。
荀卿論義榮,逕庭大不近人情。
是非亦置之,古人踽踽涼涼生何為。
揚雄擇中庸,反反騷痛湘纍。
我今不見雄,此心猶為君子夷。
世間趣舍不同,豈但羊棗鱠。
陶潛自謂,結廬人世,無車馬喧,心遠能爾。
安有鄭君,其門如市,亦能自謂,我心如水。
參考注釋
耦耕
二人並耕。後亦泛指農事或務農。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命農計耦耕事,脩耒耜,具田器。” 晉 陶潛 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》詩:“商歌非吾事,依依在耦耕。” 宋 蘇軾 《浣溪沙》詞:“軟草平莎過雨新,輕沙走馬路無塵,何時收拾耦耕身?” 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 劉青士 、 潘文山 、 朱子皇 偕隱 處州 縉雲縣 ,易衣而出,耦耕而食。” 郭沫若 《寄題廣西勾漏洞》詩:“苕花聞説敷紅紫,緑遍羣山樂耦耕。”
未足
(1).不足,不能。《後漢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,未足為功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引》:“今所撰諸書,盛行海內,大而穹宇,細入肖翹,耳目八埏,靡不該綜。即 惠施 、 黃繚 之辯,未足侈也。”
(2).猶言算不得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支遁》:“ 遁 幼時,嘗與師共論物類,謂鷄卵生用,未足為殺,師不能屈。”
禮則
禮儀的準則;禮法
鳥獸
飛禽和走獸的統稱
器皿人物,以至鳥獸木石。——明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固自
仍然;還是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蔡母嗟兒》:“老賊!你固自口硬,再過幾時,餓得你口嗅屎哩!”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。”一本作“ 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一:“王風委蔓草,戰國多荊榛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續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。” 清 吳偉業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。”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訃》:“閨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雲泥。”
(3).比喻艱危,困難。《舊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。” 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。”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陝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。” 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。” 周實 《民立報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。”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。”
晁補之名句,依韻和子充雜言名句
名句推薦
慘慘復慘慘,風雨三更,誰念人僝僽
沈士銳《醉花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