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

曾極往舂陵作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曾極的《往舂陵作》

全文:
杖策行行訪楚囚,也勝流落嶠南州。
鬢絲半是吳蠶吐,襟血全因蜀鳥流。
徑窄不妨隨劃栗,路長那更聽鉤輈。
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

曾極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曾極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書法作品欣賞
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家山

謂故鄉。 唐 錢起 《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》詩:“蓮舟同宿浦,柳岸向家山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讀<漢書·梅子真傳>》詩:“舊市 越溪 陰,家山 鏡湖 畔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琴訴荷池》:“十二欄桿,無事閒憑遍。悶來把湘簟展,夢到家山,又被翠竹敲風驚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五二:“踏徧中華窺兩戒,無雙畢竟是家山。”

千里

指千里馬

先王之千里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

千疊

猶千重。 宋 楊侃 《皇畿賦》:“岡斷續以千疊,塵飛揚而四遮。” 宋 蘇軾 《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嶂圖》詩:“江上愁心千疊山,浮空積翠如雲煙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南巡圖記》:“其上則奇峰峻岭,迴灘激瀨,人跡不能及;下則連山洪濤,千疊百折,其勢若排雲而降。”

口生

口的動作不熟練。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自古道吃饅頭也有三箇口生,做親的事如何不操演一操演?”

兩地

(1).兩處;兩個地方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詩》:“念此一筵笑,分為兩地愁。” 唐 元稹 《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》:“俾分兩地之憂,佇聽二天之諺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二回:“想我 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,兩地成全,一丘合葬,可見‘不求人’的這句話斷説不起。” 魯迅 許廣平 有《兩地書》。如: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。

(2).猶兩府。借指中書省、樞密院。 宋 無名氏 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子京兩地》:“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,名曰《猥藁》。常吟曰:‘碧雲自有三年信,明月長為兩地愁。’以公之才望,竟不登兩地,愁憤而薨,人以為此詩之讖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:“ 范仲淹 、 富弼 皆在兩地,所宜盡心,為國家諸事建明,不得顧避。”

曾極名句,往舂陵作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讀道藏

    葛密宋代〕仙莖屢隕三危露,真館常開四照花。鵲渚曉煙飛玉洞,琅池秋水接星槎。
    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 詩詞名句
  • 題永明智覺壽禪師頂相

    釋道如宋代〕慧日峰高秋色冷,錢塘江靜月華明。寒光一爍周沙界,筆下看來未十成。
    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 詩詞名句
  • 醉翁行贈黎師醇

    鄭俠宋代〕金峰醉翁七十九,行步龍鍾面黧垢。惟有滿腹奇文章,日月爭新無老醜。頰舌鏘洋言不苟,咳唾成珠須信有。兩眼
  • 滹沱河二首

    文天祥宋代〕風沙睢水終亡楚,草木公山竟蹙秦。始信滹沱冰合事,世間興廢不由人。
  • 秋思

    廖鳳徵清代〕一雨翠微寺,晚風黃葉林。登山康樂屐,誓墓右軍心。百里岩城僻,五湖秋水陰。肯將雙短鬢,長此戀華簪。
  • 上享郊廟·禋郊

    張方平宋代〕回仗由黃道,鳴鑾入翠宮。愾思文武侑,誠與地天通。登陛行裀徹,終祠坐幄空。風雲歸絕域,星斗下遙穹。壝際
  • 綿州越王樓即事

    喬琳唐代〕三蜀澄清郡政閒,登樓攜酌日躋攀。頓覺胸懷無俗事,回看掌握是人寰。灘聲曲折涪州水,雲影低銜富樂山。行雁
    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 詩詞名句
  • 秋晚即事

    王冕元代〕十年湖海挾飛仙,今日憑高思窅然。關北又添三尺雪,江南別是一般天。紫髯老將懸清夢,白面兒郎減少年。說與
  • 複次前韻四首呈二袁君並王君申祿

    方回宋代〕良辰古難得,歌吹遏行雲。豪意牛心割,清言獺膽分。予慚四皓老,公勝七賢醺。苦雨忽三日,垢衣生蘇文。
  • 留別貴州吳總戎

    呂淵明代〕壯年曾憶敘邊城,今日相看鬢已更。款曲幾巡新漉酒,殷勤一段舊交情。柳營近拜將軍命,薇省仍叨岳伯名。明日
家山千里雲千疊,十口生離兩地愁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