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元代陳櫟的《滿庭芳 送陳德翁(原無翁字,據刻本補)》
全文:
標格沖夷,聲名洋溢,德人泰宇春融。
一團和氣,還與伯淳同。
成就燈窗弟子,今升擢、論鑄顏功。
彈冠興,依稀貢禹,應聘教王宮。
公家梅澗老,皋比戚畹,聲振江東。
矧詵詵胄子,得坐春風。
自此先生升矣,班玉筍、文補山龍。
充德量,薰陶宇宙,和氣一團中。
參考注釋
公家
(1) 指朝廷、國家或官府
赴公家之難
(2) 與私人相區別,今指國家、機關、團體等
副業產品,賣給公家
皋比
亦作“皐比”。1.虎皮。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自 雩門 竊出,蒙皐比而先犯之。” 杜預 註:“皐比,虎皮。” 孔穎達 疏:“《樂記》云:倒載干戈,包之以虎皮,名之曰建櫜。 鄭玄 以為兵甲之衣曰櫜。櫜,韜也。而其字或作建皐。”後用以喻強大的聲勢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姜堯章雪中見贈》:“玉龍陣長空,皋比忽先犯。鱗甲塞天飛,戰逐三百萬。”
(2).古人坐虎皮講學。後因以指講席。 唐 戴叔倫 《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》之二:“禪心如落葉,不逐曉風顛。猊座翻蕭瑟,皋比喜接連。” 宋 朱熹 《橫渠先生畫像贊》:“早悅 孫 吳 ,晚逃佛 老 。勇撤皐比,一變至道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而 仰聖先生 一家,獨不殉難而亡,亦未從賊而死,綿綿至今,猶巍然擁皋比為予頑弟子講‘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’。”
(3).指武將的座席。亦泛指坐具。 明 劉基 《賣柑者言》:“今夫佩虎符,坐皋比者,洸洸乎干城之具也,果能授 孫 吳 之畧耶?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田七郎》:“入一小室,虎皮狼蛻,懸布楹間,更無杌榻可坐。 七郎 就地設皋比焉。”
(4).傳誦;講習。 姚華 《曲海一勺》:“猥談瑣記,尚目録於縹緗;瞎話盲詞,亦皋比於婦孺。”
戚畹
猶戚里。 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 漢 之天下,弊於戚畹。”《宋史·李處耘傳論》:“幸聯戚畹之貴,秉旄繼世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賄權》:“榮夸帝里,恩連戚畹,兄妹都承天眷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十:“故 文忠 父子蒙被恩寵,視他戚畹尤摯且久也。”參見“ 戚里 ”。
江東
古時指長江下游蕪湖、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區,也泛指長江下游地區
據有江東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避亂江東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鑑》
起兵江東。
割據江東。
陳櫟名句,滿庭芳 送陳德翁(原無翁字,據刻本補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