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仲並的《舟行再用前韻》
全文:
一棹苕溪去,千門榆火新。
老來猶是客,病起怯逢春。
儒館妙人物,吟毫泣鬼社。
平生經濟業,勉矣正逢辰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一棹
一槳。借指一舟。 唐 杜牧 《送薛種游湖南》詩:“憐君片雲意,一棹去 瀟 湘 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洞仙歌·開南溪初成賦》詞:“十里漲春波,一棹歸來,只做箇、 五湖 范蠡 。”
苕溪
水名。有二源: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為 東苕 ,出 天目山 之北者為 西苕 。兩溪合流,由 小梅 、 大淺 兩湖口注入 太湖 。夾岸多苕,秋後花飄水上如飛雪,故名。 唐 羅隱 《寄第五尊師》詩:“ 苕溪 煙月久因循,野鶴衣製獨繭綸。” 宋 蘇軾 《泛舟城南會者五人》詩:“試選 苕溪 最深處,仍呼我輩不羈人。” 宋 張元乾 《賀新郎·寄李伯紀丞相》詞:“喚取 謫仙 平章看,過 苕溪 ,尚許垂綸否。”
千門
(1).猶千家。 宋 韓維 《和景仁元夕》詩:“簫鼓千門沸,弓刀萬馬騰。” 陳三立 《十月十四夜飲秦淮樓感賦》詩:“狼嘷豕突哭千門,濺血車菌處處村。”
(2).眾多宮門。亦借指眾多宮殿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張千門而立萬戶,順陰陽以開闔。” 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江頭宮殿鎖千門,細柳新蒲為誰緑。”《資治通鑑·唐文宗開成元年》:“流血千門,殭屍萬計。” 胡三省 註:“ 漢武帝 起 建章宮 ,度為千門萬戶,後世遂謂宮門為千門。” 清 吳偉業 《海市》詩之四:“千門聽擊 馮夷 鼓,六博看投玉女壺。”
(3).佛教語。謂種種修行的法門。千,言其多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萬行歸空,千門入善。”
榆火
《周禮·夏官·司爟》“四時變國火” 漢 鄭玄 註:“ 鄭司農 説以 鄹子 曰:‘春取榆柳之火。’”本謂春天鑽榆、柳之木以取火種,後因以“榆火”為典,表示春景。 唐 李嶠 《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》詩:“槐煙乘曉散,榆火應開春。” 宋 周邦彥 《蘭陵王·柳》詞:“又酒趁哀絃,燈照離席,梨花榆火催寒食。” 清 金農 《憶茶》詩:“草鋪緑罽地無塵,朝日熹微榆火新。”
仲併名句,舟行再用前韻名句
名句推薦
詩詞推薦
![一棹苕溪去,千門榆火新 詩詞名句](/img/7/d01/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