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林同的《夷狄之孝十首回紇》
全文:
瞥爾驚吾父,同然拜令公。
遙知恩義重,恰似與真同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瞥爾
突然;迅速地。 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顏淵七》:“乃聖人之所以語 顏子 者,則在既知約禮之後,偶然無意,使人慾瞥爾乘虛見端上説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俠女》:“女一閃如電,瞥爾間遂不復見。”
同然
猶相同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心之所同然者何也?謂理也,義也。” 金 王若虛 《滹南詩話》卷下:“物有同然之理,人有同然之見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致<近代美術史潮論>的讀者諸君》:“只要一比較,許多事便明白;看書和畫,亦復同然。” 朱自清 《中國歌謠》二:“至於‘忘疲’一層,則是唱歌者同然的心理。”
令公
對中書令的尊稱。中 唐 以後,節度使多加中書令,使用漸濫。《魏書·高允傳》:“於是拜 允 中書令,著作如故…… 高宗 重 允 ,常不名之,恆呼為令公。” 唐 趙璘 《因話錄》卷一:“禮緣人情,令公(指 郭子儀 )勛德不同常人,且又為國姻戚,自令公始,亦謂得宜。”《楊家府演義·太宗招降令公》:“ 太宗 見令公表表威儀,昂昂意氣,恰似猛虎形狀,乃大喜曰:‘朕得 太原 ,何如得令公也!’遂賜姓 楊 。” 清 惲敬 《吳城令公廟壁記》:“稱令公者,自 唐 之中葉,節度使累加中書、尚書令,其下皆以令公稱之,如 六代 之稱令君,後遂為節度使之稱也。”
林同名句,夷狄之孝十首回紇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