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德洪的《棗柏大士畫像贊(並序·二字原無,據四庫本補)》
全文:
鬚眉如畫頎而美,風神如秋氣奇偉。
平生歸宿東北方,長勞動中寂而止。
翛然跣足散衣行,智智用中不乖體。
帝王家生得自在,壽量不書絕終始。
虎受使令心境空,女為伴助憎愛棄。
冠巾傳心即俗真,方隅示法即事理。
只將棗柏薦齋缽,我來閻浮非著味。
自然光明生齒牙,我談辭章皆實義。
佛子授汝以顯訣,一言便足超十地。
隨順無明起諸有,若不隨順有離異。
聖賢酪生凡乳中,只由觀照戒定慧。
是謂大士同體悲,令我頓入一切智。
作大佛事遍塵剎,華藏界中容頓轡。
以空為坐禮十身,以願為舌說千偈。
如以花說無邊春,如以滴說大海味。
稽首世間妙蓮華,願常清淨出泥滓。
參考注釋
聖賢
聖人與賢人的合稱;亦指品德高尚,有超凡才智的人
既加冠,益慕聖賢之道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觀照
(1).佛教語。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。《楞嚴經》卷二:“﹝佛告 阿難 :﹞汝雖強記,但益多聞,予奢摩他,微密觀照心猶未了。” 唐 李華 《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》:“於人法得無我,於觀照得甚深。” 明 李贄 《心經提綱》:“然則觀者但以自家智慧時常觀照,則彼岸當自得之矣。” 魯迅 《<華蓋集>題記》:“我知道偉大的人物能洞見三世,觀照一切,歷大苦惱,嘗大歡喜,發大慈悲。”
(2).顯示;反映。 郭沫若 《今昔集·今天創作的道路》:“文藝活動當然不能除外。要站在這樣一種批判的立場以觀照人生,批判人生,領導人生。” 茅盾 《如何擊退頹風》二:“凡是現實所有事,應當都在他觀照之下,應當都在他的寫作範圍之內。”
戒定慧
佛教語。指“三無漏法”,即防非止惡、息慮靜緣、破惑證真。《壇經·般若品》:“變三毒為戒定慧。”《五燈會元·章敬暉禪師法嗣·薦福弘辯禪師》:“帝曰:‘云何名戒?’對曰:‘防非止惡謂之戒。’帝曰:‘云何為定?’對曰:‘六根涉境,心不隨緣名定。’帝曰:‘云何為慧?’對曰:‘心境俱空,照覽無惑名慧。’” 宋 蘇軾 《贈虔州術士謝晉臣》詩:“死後人傳戒定慧,生時宿直鬥牛箕。” 范文瀾 《唐代佛教·佛教各宗派》:“佛教修行方法,不外戒定慧三種。戒如捉賊(煩惱),定如縛賊,慧如殺賊。因此學佛首先要守戒律。”
釋德洪名句,棗柏大士畫像贊(並序·二字原無,據四庫本補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