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釋德洪的《超然自見軒》
全文:
叢林爭致致不得,繭足徑來尋儼師。
幽境自能情外見,高懷獨出世間痴。
清晨倚檻臨黃卷,五月亂山聞子規。
夙習尚嗟消未盡,壁間時錄和陶詩。
參考注釋
幽境
幽雅的勝境。 唐 白居易 《小台》詩:“幽境與誰同?閒人自來往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二·景隆八發》:“黃冠不浄,寳殿無拘。睠三清之幽境,為百戲之所都。”
外見
謂顯現於外。《宋書·隱逸傳序》:“夫隱之為言,跡不外見,道不可知之謂也。” 唐 韓愈 《雜說》四:“是馬也,雖有千里之能,食不飽,力不足,才美不外見,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。”
高懷
大志;高尚的胸懷。 南朝 梁 荀濟 《贈陰梁州》詩:“徒然懷伏劍,終無報國士。高懷不可忘,劍意何能已。” 唐 杜甫 《贈鄭十八賁》詩:“高懷見物理,識者安肯哂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耳卜》:“咄咄晨昏,嘆高懷莫副。”
出世間
佛教謂超脫生死。《法華經·譬喻品》:“開示演説出世間道。” 清 龔自珍 《通明觀科判》:“初禪第一覺支下之覺大覺,又分三根如左:下根,根本世間,出世間。中根,義世間,出世間。上根,事世間,出世間。” 瞿秋白 《餓鄉紀程》四:“一部分的生活經營我‘世間’的責任,為自立生計的預備;一部分的生活努力於‘出世間’的功德。”
釋德洪名句,超然自見軒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