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明代李孔修的《貧居自述·其二》
全文:
閒居樂事少人知,野老風情自不羈。
三徑菊邊元亮酒,百花潭畔杜陵詩。
未知消長還觀易,不較輸贏懶下棋。
拾得堯夫安樂扁,將來懸在小茅茨。
參考注釋
三徑
亦作“ 三逕 ”。 晉 趙岐 《三輔決錄·逃名》:“ 蔣詡 歸鄉里,荊棘塞門,舍中有三徑,不出,唯 求仲 、 羊仲 從之游。”後因以“三徑”指歸隱者的家園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辭》:“三徑就荒,松竹猶存。” 唐 蔣防 《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》詩:“退跡依三逕,辭榮繼二 疏 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周邠》:“南遷欲舉力田科,三徑初成樂事多。”《花月痕》第十五回:“旁邊掛著一副對聯是:一簾秋影淡於月,三徑花香清欲寒。”
元亮
晉 詩人 陶潛 字 元亮 ,曾任 彭澤 令,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。後常用為隱居不仕的典實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韻徐廷獻機宜送自釀石室酒》之一:“ 元亮 折腰嘻已久,故山應有欲蕪田。” 明 陳所聞 《駐馬聽·宿棲霞寺翠微庵》曲:“無緣捉塵對 支郎 ,空勞載酒來 元亮 。”
百花潭
潭名。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。潭北有 唐 代著名詩人 杜甫 的草堂。 唐 杜甫 《狂夫》詩:“ 萬里橋 西一草堂, 百花潭 水即 滄浪 。” 宋 樂史 《太平寰宇記·劍南西道一·益州》:“ 杜甫 宅在西郭外,地屬 犀浦縣 ,接 浣花溪 ,地名 百花潭 。” 宋 黃庭堅 《老杜浣花溪圖引》:“ 碧雞坊 西結茅屋, 百花潭 水濯冠纓。” 阿英 《明朝的笑話》二一:“官呼狂生試詩,成績甚壞,乃笑謂之曰:‘姑免問罪,發去 百花潭 上,看守 杜工部 祠堂。’”
杜陵
(1).地名。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東南。古為 杜伯國 。 秦 置 杜縣 , 漢宣帝 築陵於東原上,因名 杜陵 。並改 杜縣 為 杜陵縣 。 晉 曰 杜城縣 , 北魏 曰 杜縣 , 北周 廢。 唐 盧照鄰 《長安古意》詩:“挾彈飛鷹 杜陵 北,探丸借客 渭橋 西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新樂府·杜陵叟》:“ 杜陵 叟, 杜陵 居,歲種薄田一頃餘。” 宋 張先 《更漏子》詞:“ 杜陵 春, 秦 樹晚,傷別更堪臨遠。”
(2). 漢 宣帝 陵墓。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,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。”《三輔黃圖·陵墓》:“ 宣帝 杜陵 ,在 長安 城南五十里。帝在民間時,好游 鄠 杜 間,故葬此。”
(3).指 唐 杜甫 。 宋 戴復古 《答杜子野主簿》詩:“ 杜陵 之後有孫子,自守詩家法度嚴。” 明 鄭昂 《感懷》詩:“ 王粲 淒涼仍去國, 杜陵 老大竟飄蓬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同程穆倩訪周元亮司農》詩:“ 杜陵 仍作客, 曹霸 可無詩。”參見“ 杜陵野老 ”。
李孔修名句,貧居自述·其二名句
名句推薦
露寒垂草濕,河爛入簾幽
沈誼徵《十六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