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》
全文:
三山鵠袍十萬眾,兩紀知名鄭南仲。
妙年官賦甲秋闈,一發輒中仍再中。
豈知天地大變革,原夫八韻竟無用。
雖然改爾亦得力,斗南斗北聲價哄。
黃金台降中書敕,水晶宮請博士俸。
得人豈必泥古法,省場舍選同鄉貢。
儒風未盡棄端章,學徒尚多習弦誦。
但苦官冷飯不足,三載誑腹虀百瓮。
終更受代頗已久,始聞巨軸以詩送。
定是弟子多賢才,吳興先生實梁棟。
即今佐邑號為簿,尹丞不殊權任重。
況乃唐昌風俗淳,山深歲稔少爭訟。
丈夫詎皆作卿相,一命關係民疾痛。
偏見私意勿力競,潛轉密移但微諷。
方冊頻窺身盡貧,苞苴不納心奚恐。
崇卑有無置度外,時一極目天宇空。
江東接壤異西浙,桑蠶春忙田晚種。
樽俎盤饌極儉嗇,無大牲臠及乳湩。
吾聞易彖識時義,未妨枳棘棲鸞鳳。
聊復亦耳磨歲月,慎勿輕為棺糞夢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得人
用人得當
豈必
猶何必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。 清 顧樵 《秋夜柬顧茂倫》詩:“哀樂境所遇,豈必 雍門 琴!” 清 魏源 《游山吟》之六:“倚天拔地自雄放,豈必面目同員方!”
古法
(1).舊法;古代刑法律令。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今 吳王 前有太子之郄,詐稱病不朝,於古法當誅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八:“ 邦昌 在古法當誅,今貸與之生足矣。”
(2).古代法度規範。《漢書·諸侯王表》:“姍笑三代,盪滅古法。” 晉 陶潛 《桃花源》詩:“俎豆猶古法,衣裳無新製。” 唐 戴叔倫 《懷素上人草書歌》:“ 楚 僧 懷素 工草書,古法盡能新有餘。” 宋 曾鞏 《宜黃縣縣學記》:“及三代衰,聖人之製作盡壞,千餘年之間學有存者,亦非古法。”
(3).傳統的法術或方法。 宋 陳師道 《五言賀雨》詩:“引咎青章設,為壇古法修。”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<狗、貓、鼠>》:“ 中國 古時候雖然曾有‘貓鬼’,近來卻很少聽到貓的興妖作怪,似乎古法已經失傳,老實起來了。”如:中藥材應依古法炮製。
省場
唐 宋 時尚書省所屬禮部試進士的場所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王魁傳》:“予與 康侯 有父祖鄉曲之舊,又自童稚共筆硯, 嘉祐 中同試於省場。”
同鄉
(1) 同一鄉里。引申同一地方
同鄉人
(2) 籍貫相同的人(在外地時說)
方回名句,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