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法萬世在,榘爾其勉旃

陳淳榘子名字義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陳淳的《榘子名字義》

全文:
小子成人爾定孫,成人來前吾語成人汝。
爾今既加冠,盍以成人遇。
今爾名以榘,字爾以方叟。
告爾名字義,爾其敬聽受。
榘所以為方,是為法度器。
極天下之方,不能外乎是。
在人事而言,不越乎此理。
此理根所成人,其本一而已。
散諸事物間,各各有所止。
當然不容易,萬殊而一揆。
截截有成法,方正無少陂。
聖人安而行,所欲不逾此。
賢者勉而復,折旋必中矣。
學者思聖賢,於學亦必以。
所擇要精明,所執在固緻。
法皆自中定,方非由外至。
如或非禮視,是以不法視。
於視為不方,隨物而妄宣。
如或非禮動,是以不法動。
於動為不方,隨物而妄往。
惟視方而明,不為非禮傾。
惟聽方而聰,不為非禮從。
惟言方而信,不為非禮徇。
惟動方而直,不為非禮適。
一一守吾法,私意無容雜。
尋絕枉尺為,乘戒詭遇合。
直道範馳驅,何行不檢押。
其可者則與,不可者必拒。
交遊自正方,不隨不可去。
有善者則從,不善者必克。
處事自正方,不隨不善溺。
隨物則為圓,非圓特其偏。
同流而合汙,在方誠有愆。
先方而後圓,於圓乃可全。
既無一不方,斯無一不圓。
動容皆中禮,從心得孔傳。
豈但方之熟,實惟圓之安。
聖法萬世在,榘爾其勉旃
稱名惕自省,聞字肅反觀。
斯義無爾愧,服膺常拳拳。

陳淳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聖法

(1).聖人的法則。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殫殘天下之聖法,民始可與論議。”《後漢書·儒林傳論》:“然所談者仁義,所傳者聖法也。故人識君臣父子之綱,家知違邪歸正之路。” 章炳麟 《菌說》:“白人果有大同之志,博施濟眾之仁,能勝於黃人也?惟其智勇能竊聖法焉爾。”

(2).指皇帝所制定的法令。即封建時代的國法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聖法初興,清理疆內,外誅暴彊。”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如令陛下覺寤,懼大禍且至身,深責臣下,繩以聖法,臣 音 當先受誅,豈有以自解哉!”

(3).佛教對佛法之稱。《涅槃經·聖行品七之一》:“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聖人耶?如是等人有聖法故。”

萬世

很多世代;年代久遠

萬世師表

爾其

連詞。表承接。辭賦中常用作更端之詞。猶言至於,至如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爾其地勢則 武闕 關其西, 桐栢 揭其東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爾其實録無隱之旨,博雅弘辯之才,愛奇反經之尤,條例踳落之失, 叔皮 論之詳矣。” 唐 杜甫 《鵰賦》:“爾其鶬鴰鳵鶂之倫,莫益於物,空生此身。” 明 徐渭 《牡丹賦》:“爾其 月陂 隄上, 長壽 街東, 張家 園林, 汾陽 宅中,當春光之既和,正亭榭之載營。”

勉旃

努力。多於勸勉時用之。旃,語助,之焉的合音字。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方當盛 漢 之隆,願勉旃,毋多談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困學違從眾,明公各勉旃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送謝中舍》詩之二:“人生白首吾今爾,仕路青雲子勉旃。” 李大釗 《在<國民雜誌>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說》:“諸君本此進行,將來對於世界造福不淺,勉旃。”

陳淳名句,榘子名字義名句

詩詞推薦

聖法萬世在,榘爾其勉旃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