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風行黑殺,東南天柱折

陳著次韻觀弟避難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陳著的《次韻觀弟避難》

全文:
北風行黑殺,東南天柱折
忠臣鋸解頭,文士刀抉舌。
我亦走危途,腥埃蒙面鐵。
攀緣極稜層,雙跟迸皴血。
山人邂逅驚,強顏取容悅。
班荊分菜糜,兒童笑流歠。
荼毒復荼毒,難說更難說。
十月初五夜,山林陰氣合。
骨肉復何之,無從知死活。
眼光射先廬,山人火烈烈。
虎狼相往來,左右無寸挾。
吞聲哭達旦,忽與妻孥接。
相持牽衣裳,透膚霜露浹。
何時是歸時,細思增鬱結。
且見脊令飛,繞樹日千匝。

陳著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陳著北風行黑殺,東南天柱折書法作品欣賞
北風行黑殺,東南天柱折書法作品

參考注釋

北風行

樂府雜曲歌詞的曲名。《樂府詩集·雜曲歌詞五·北風行》 宋 郭茂倩 題解:“《北風》,本 衛 詩也。《北風》詩曰:‘北風其涼,雨雪其雱。’傳云:‘北風寒涼,病害萬物,以喻君政暴虐,百親不親也。’若 鮑照 《北風涼》, 李白 ‘燭龍棲寒門’,皆傷北風雨雪,而行人不歸,與 衛 詩異矣。”

黑殺

指凶星。常喻兇惡暴虐

東南

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

方是時,博雞者以義聞東南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
天柱

(1)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。《淮南子·墬形訓》:“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。”《神異經·中荒經》:“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里周圓如削。” 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
(2).比喻負重任者。 田漢 《關漢卿》第五場:“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。”

(3).耳的別名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三六六引《長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。’”

(4).山名。在 山東 平度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 天柱山 ,州( 平度州 )北五十里,絶頂巉巖,聳立如柱。”

(5).山名。又名 霍山 。在今 安徽 。 西漢 元封 五年(公元前106年) 武帝 南巡,登其山,號為南嶽,即此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上巡 南郡 ,至 江陵 而東,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:“ 潛縣 屬 廬江 , 南嶽 霍山 也。”

(6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餘杭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 大滌山 ﹞其右為 天柱山 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。”

(7).山名。 陝西 岐山 的別名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陝西四·鳳翔府》: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。”

(8).星名。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台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。”《星經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。”

陳著名句,次韻觀弟避難名句

詩詞推薦

北風行黑殺,東南天柱折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