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威音前秉正因,向靈山上受記莂

釋大觀壽平章秋壑師相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釋大觀的《壽平章秋壑師相》

全文:
稽首毗盧法身主,三身一體圓滿覺。
曼殊室利大智海,普賢清淨行原門。
大慈悲父觀世音,信住行向地等妙。
五十三位善知識,權實擁護天龍神。
慈威加被儼在上,鑒茲贊祝行上空。
癸酉仲秋之八日,定光金地產異人。
自威音前秉正因,向靈山上受記莂
優缽孕奇時一現,昴宿騰精瑞兩間。
千靈嘉會當其時,君臣道合若符節。
昇平規模愈持持重,呼吸變故常鎮浮。
身徇國難入重險,手扶日轂升中天。
遠夷縮縮憚威略,生民熙熙安袵席。
嗣皇矜式尊為師,萬彙仰戴恃為命。
佛法流行明盛世,持世護法端有恁。
二千年後視今日,二千年前等無異。
如來慧命期永續,眾生正信當不斷。
整頓乾坤大力量,安樂黎庶大福德。
我此伽藍鄮嶺東,釋尊舍利所鎮臨。
即茲吉祥殊勝地,袞繡光儀立壽祠。
穰穰緇侶方儼集,鐘鼓梵唄何所祝。
萬象舌頭悉稱壽,寶塔顯為舒瑞光。
昔阿育王造佛塔,其數滿八萬四千。
一塔該八萬四千,八萬四千同一塔。
八萬四千妙喜祥,八萬四千妙殊勝。
原均吉祥與殊勝,散作壽域無邊春。

釋大觀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威音

見“ 威音王佛 ”。

秉正

持心公正。《明史·王家屏傳》:“每議事,秉正持法,不亢不隨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一·葛端肅公家訓》:“大凡人能清約,即能秉正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天父下凡詔書二》:“各各總要真心秉正,同輔朝綱。”

靈山

(1).道家指 蓬萊山 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巨鼇贔屓,首冠 靈山 。” 呂向 註:“ 靈山 ,海中 蓬萊山 。”

(2).指傳說中的 崑崙山 曾城 。 晉 陶潛 《游斜川》詩序:“若夫 曾城 ,傍無依接,獨秀中皋,遙想 靈山 ,有愛嘉名。” 逯欽立 校註:“ 靈山 ,指 崑崙 曾城 。”

(3).借指 崑崙山 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鍾山》詩:“ 靈山 紀地德,地險資岳靈。” 鍾山 , 崑崙山 的別名。參見“ 曾2城 ”。

(4). 印度 佛教聖地 靈鷲山 的簡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淨行詩》之五:“朝游浄國侶,暮集 靈山 羣。” 唐 劉禹錫 《送僧元暠南遊》詩:“ 彭澤 因家凡幾世, 靈山 預會是前生。” 孔厥 袁靜 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五回:“既到 靈山 ,豈可不朝我佛。” 趙朴初 《訪雲岡石窟及華嚴寺》詩:“彷彿 靈山 集海會,弟子或坐或立或語或默或悲或欣然。”原註:“ 靈山 ,即 靈鷲山 ,佛説法處。”

(5).道書所稱的福地之一。在今 江西省 上饒縣 北。《雲笈七籤》卷二七:“其次七十二福地,在大地名山之間,上帝命真人治之,其間多得道之所……第三十三 靈山 在 信州 上饒縣 北, 墨真人 治之。”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要·江西三·上饒縣》:“ 靈山 ,府西北六十里,一名 靈鷲山 。道書第三十三福地,實郡之鎮山也。”

(6).指有靈應的山。《雲笈七籤》卷一二二:“ 江油 舊壤,境帶靈山,自狩 巴 梁 ,屢照感應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七九:“急報東方兩星使,靈山吐溜為糧船。”

(7).對山的美稱。 唐 劉斌 《詠山》:“靈山峙千仞,蔽日且嵯峨。 紫蓋 雲陰遠, 香爐 煙氣多。”

記莂

見“ 記別 ”。

釋大觀名句,壽平章秋壑師相名句

詩詞推薦

自威音前秉正因,向靈山上受記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