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魏野的《送王專推官赴任河中》
全文:
聲華籍籍祖風存,況佐風流謝使君。
健筆想無詩債負,漏巵應少酒知聞。
趣裝劍懶從人借,謁廟香非為已焚。
好對前山思節儉,夷齊餓死舜耕耘。
參考注釋
健筆
雄健的筆,謂善於為文。亦借指雄健的文章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讓五兵尚書表》:“雖復 陳琳 健筆,未盡愚懷。” 唐 杜甫 《戲為六絕句》之一:“ 庾信 文章老更成,凌雲健筆意縱橫。” 宋 朱熹 《伏讀二劉公瑞岩留題追次元韻偶成》之一:“誰將健筆寫崖陰?想見當年抱膝吟。”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蘇東坡一》:“其尤不可及者,天生健筆一枝,爽如 哀 棃,快如 並 剪,有必達之隱,無難顯之情。” 馬茂元 《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》:“ 姚鼐 雖每每自恨才短,無雄文健筆,然而他的散文,卻能溫潤清深,自成體貌。”
詩債
謂他人索詩或要求和作,未及酬答,如同負債。 唐 白居易 《晚春欲攜酒尋沉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》:“顧我酒狂久,負君詩債多。”自註:“ 沉 前後惠詩十餘首,春來多醉,竟未詶答,今故云爾。” 明 徐渭 《女狀元》第四出:“因此上難下筆,險做了賴詩債。” 梁啓超 《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別賦贈》:“且乘健會酬詩債,頗惜多情誤佛緣。”
漏巵
亦作“ 漏卮 ”。1.底上有孔的酒器。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今夫霤水足以溢壺榼,而 江 河 不能實漏巵,故人心猶是也。” 唐 邵謁 《秋夕》詩:“惡命如漏巵,滴滴添不滿。” 明 張居正 《壽襄王殿下序》:“江海雖大也,以奉漏巵,則沒世不能取盈焉。” 清 魏源 《次韻前出塞》之五:“傾澤塞漏卮,鞭驥歸駑羣。”
(2).比喻利權外溢。 清 包世臣 《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》:“漏巵之塞,必在厲禁菸土。”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鹽茶裕課》:“國家財賦之入,自地丁外,則鹽課其最也。然五百七十餘萬之歲額,其漏卮為不少矣!” 魯迅 《準風月談·禁用和自造》:“然而他們不怕‘漏卮’么?不,他們自己來製造,而且還要運到 中國 來。”
(3).比喻飲量極大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正覺寺》:“京師士子,道 肅 一飲一斗,號為‘漏巵’。” 唐 李德裕 《秋聲賦》:“賦掩漏卮之妙,文同蟠木之精。” 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癖嗜》:“ 王肅 喜茗,一飲一斗,人號‘漏巵’。”
知聞
(1).知悉;知道。 三國 魏 鍾會 《檄蜀文》:“各具宣布,鹹使知聞。” 唐 姚合 《送宋慎言》詩:“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。”
(2).通知,告知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王遽謂曰:‘親家翁職守北土,信問不絶。卿但具書狀知聞,未用便來。’”
(3).訊息。 唐 張鷟 《遊仙窟》:“思神仙兮不可得,覓 十娘 兮斷知聞。”
(4).交結;交往。 唐 杜牧 《宣州留贈》詩:“為報眼波須穩當, 五陵 遊蕩莫知聞。” 宋 羅大經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﹝ 唐子西 ﹞後以黨禍謫 羅浮 ,作詩云:‘説與門前白鷺羣,也須從此斷知聞,諸公有意除鉤黨,甲乙推求恐到君。’”《剪燈新話·愛卿傳》:“妾即 羅氏 也。感君想念,雖在幽冥,實所惻愴,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。”
(5).朋友。 唐 白居易 《黃石岩下作》詩:“教他遠親故,何處覓知聞。” 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:“湖海飄然避世紛,汀鷗沙鷺舊知聞。”
魏野名句,送王專推官赴任河中名句
名句推薦
茅廬自走吾方駭,大野無邊爾正便
聶紺弩《背草贈李澤傳王海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