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造的《遣興次前韻》
全文:
斫水蘄斷流,捻鹽寧療渴。
區區守荒學,籠鳥眩樊遏。
向來麋鹿姿,只可樵牧活。
始其事誦數,魄似窮鬼奪。
文字取憎疾,見謂蜩螗聒。
回首輩行人,班劍或朝謁。
方嗟沈帶減,正坐河魚孽。
分無青雲上,但有枯策閱。
峨峨指頂地,群口免騷屑。
醪敷兒為供,蜜脾手親割。
蔽帚非世用,槁梧取已說。
非君莫逆者,此懷誰與說。
反求每日誑,百行收一節。
西來傾藁冊,又滿三百葉。
暮年了無得,付子鏡中雪。
參考注釋
文字
(1) 記錄語言的符號,如漢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
倉頡之初作書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,其後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說文解字敘》
(2) 文章;作文
文字通順
(3) 語言的書面形式,如漢文、俄文
(4) 文書;公文
行文字
(5) 密信
得此文字
取憎
招致憎惡。《左傳·昭公十六年》:“吾子何愛於一環,其以取憎於大國也。” 漢 徐幹 《中論·考偽》:“昔 衛 公孟 多行無禮,取憎於國人。”
見謂
被稱為;被說成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修政語上》:“故言之者見謂智,學之者見謂賢。”《漢書·兒寬傳》:“時 張湯 為廷尉,廷尉府盡用文史法律之吏,而 寬 以儒生在其間,見謂不習事,不署曹,除為從史,之 北地 視畜數年。”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奉送公定》:“從來國器重,見謂骨相奇。”
蜩螗
亦作“ 蜩螳 ”。1.蟬的別名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謙之解》:“蜩螗歡喜,草木嘉茂。” 晉 陸雲 《寒蟬賦》:“容麗蜩螗,聲美宮商。” 五代 齊己 《移居西湖作》詩之二:“蜩螗晚噪風枝穩,翡翠閒眠宿處深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夏日田園雜興》詩之十二:“蜩螳千萬沸斜陽,蛙黽無邊聒夜長。” 清 曹寅 《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》詩之一:“無限蜩螗齊沸了,又攜兒輩踏清秋。”
(2).比喻喧鬧、紛擾不寧。 清 趙翼 《耳聾》詩:“世務紛蜩螗,聆之本何益。” 丘復 《寄曹耐公汕頭》詩:“國會初開幕,黨爭正蜩螗。” 廬隱 《海濱故人》四:“以年來國事蜩螗,固為有心人所同悲,但吾輩則志不在斯。”參見“ 蜩螗沸羹 ”。
陳造名句,遣興次前韻名句
名句推薦
知有高人清愛白,定應燒煮薦珠盤
劉仲行《送筍與屏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