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元代謝應芳的《古鼎歌(並序)》
全文:
碧雲師著金伽黎,空王殿前龍象隨。
當階一卒送古鼎,狀若獻寶波斯兒。
群緇聚觀方丈室,中有老僧前致詞。
雲是山中舊時物,立誦款識能無遺。
文詞詰屈錯盤誥,字型隱伏蟠蛟螭。
蒼姬訖錄世屢改,不知何代來於斯。
謝家寶樹修佛剎,巨構賈與秦城齊。
鼎兮鼎兮什襲去,歲經六紀今來歸。
師聞此語重嘆息,兵火連年炎九域。
金鐘大鏞棄道旁,總若沈沙銷折戟。
鼎歸禪月獨無恙,護持信有天龍力。
摩挲兩鉉濕煙霧,錯落丹砂映金碧。
光如摩尼含五色,高比珊瑚長一尺。
嗚呼!羲軒之鼎莫可求,禹鼎亦已淪東周。
世所用者非爾儔,或膨豕腹徒包羞。
調羹爾無與,覆餗爾不憂。
歸來兮歸來,北山兮菟裘。
汾陰自有為時出,切莫放光驚鬥牛。
參考注釋
摩尼
(1).指摩尼教。 波斯 人 摩尼 所創立的宗教。其教宣揚光明與黑暗對立,為善惡本原。 摩尼 為明的代表,故摩尼教又稱明教、明尊教。傳入 中國 的時間有不同說法。 唐 武后 延載 元年, 波斯 人 拂多誕 持《二宗經》來朝, 唐 代宗 大曆 三年在 長安 建摩尼寺,賜額 大雲光明寺 。其教多在 長安 、 洛陽 及西域商人中流行。 唐 人亦稱其教徒為摩尼。《舊唐書·回紇傳》:“五月, 迴鶻 宰相、都督、公主、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,於鴻臚寺安置。”《新唐書·回鶻傳上》:“ 元和 初,再朝獻,始以摩尼至。”
(2).梵語寶珠的譯音。也作“末尼”。 晉 葛洪 《抱朴子·廣譬》:“摩尼不宵朗,則無別於磧礫。” 唐 顏真卿 《撫州戒壇記》:“嚴身瓔珞,照耀有摩尼之光。” 金 雷淵 《濟南珍珠泉》詩:“輕明疑夜光,潔白真摩尼。” 明 唐寅 《金粉福地賦》:“三重銀戶,入九曲之摩尼。”
(3).泛指佛珠。 清 趙翼 《村舍即事》詩:“床無阿堵煩人舉,手有摩尼誦佛持。”
(4).水竇。《百喻經·水竇喻》:“婦語人言:我夫已覺,更無出處。唯有摩尼可以得出。胡以水竇名為摩尼,欲令其人從水竇出。”
五色
指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五色,也泛指各種色彩
五色紛披。——《徐霞客遊記·游黃山記》
高比
謂與高尚的人相比匹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夫高比所以廣德也,下比所以狹行也。” 宋 葉適 《蜂兒榧歌》:“昔人取急欲高比,今我細論翻下匹。”
珊瑚
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,樹狀,供玩賞
珊瑚,色赤,生於海,或生於山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似樹,大者高三尺余,枝格交錯,無葉,有青色者,曰琅玕。
珊瑚在網: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來了
一尺
(1).表度量。十寸為一尺。《莊子·天下》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萬世不竭。” 漢 劉向 《說苑·辨物》:“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,十分為一寸,十寸為一尺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四回:“原來那 天山勇 ,馬上慣使漆抹弩,一尺來長鐵翎箭,有名喚做一點油。”
(2).形容極短或極寬,多含誇張之意,非實指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七:“ 子貢 曰:‘兩國搆難,壯士列陣,塵埃漲天。 賜 不持一尺之兵、一斗之糧,解兩國之難。’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, 王僚 恠其狀偉,身長一丈,腰十圍,眉間一尺。” 唐 孟郊 《秋懷》詩之三:“一尺月透戶,仡栗如劍飛。”
謝應芳名句,古鼎歌(並序)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