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普的《勸學歌》
全文:
太極肇判兩儀生,其中人為萬物靈。
人亦天地一物耳,獨以道義超眾形。
立為三才中宇宙,發揮天地經人倫。
茲事初非外爍伐,毫髮皆奮七尺身。
後生可畏如日出,千金之軀豈可輕。
寸陰可惜莫虛擲,百年安得長青春。
有力如虎當猛省,何況責望深父兄。
不通六籍不是學,未了三才未是人。
希聖必須志堯舜,希賢必有為顏曾。
義理彝倫精講究,禮樂制度須詳明。
體用源流務透徹,血脈文理仍流行。
會通兩盡始無礙,範圍未始離曲成。
無塵胸次貯萬卷,拔出筆力找千鈞。
不用高枕臥丘壑,用之家齊國治天下平。
不但匹無匹婦皆獲所,草木魚鱉鹹清寧。
此皆後進本分事,不為乾利與求名。
更須掃除謔浪傲惰熊,打並嗜欲聲色*情。
一物一則同一敬,牢守孔孟張朱程。
吃緊工夫決有效,令聞廣譽垂千齡。
英雄氣概為則是,一變至道非難能。
君不見四十五十無聞不足觀,總是惰而不學昏昏貿貿枉生天地間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體用
(1).本體和作用。語本《參同契》卷下:“春夏據內體……秋冬當外用。” 唐 元稹 《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一道》:“是用發懇惻之誠,咨體用之要。” 宋 周必大 《二老堂雜誌·告詞用上語》:“制云:朕自東朝之歸,方知南面之樂,宜時懿戚,同此體用。” 嚴復 《原強》:“且一羣一國之成之立,其間體用功能,實無異於生物之一體,大小雖殊,而官治相準。”
(2). 中國 古代哲學亦以“體用”指事物的本體、本質和現象。
源流
(1) 水的本源和支流
順澗爬山,直到源流之處。——《西遊記》
(2) ;借指事物的起源和發展
料應必遇知音者,說破源流萬法通。——《西遊記》
透徹
(1) 顯明通徹
溪光初透徹,秋色正清華。——杜牧《題白苹州詩》
(2) 通明靈活
透徹玲瓏,不可湊泊。——《滄浪詩話》
(3) 深入,完全了解
分析得透徹
血脈
體內流動血液的脈絡
文理
(1) 指文章內容和行文方面的條理
文理皆有可觀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
文理不通。
(2) 花紋
文理有疏密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(3) 禮儀
流行
廣泛傳播;盛行
傳染病流行時常有護士奇缺的情況
陳普名句,勸學歌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