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劉禹錫的《吐綬鳥詞》
全文:
越山有鳥翔寥廓,嗉中天綬光若若。
越人偶見而奇之,因名吐綬江南知。
四明天姥神仙地,朱鳥星精鍾異氣。
赤玉雕成彪炳毛,紅綃翦出玲瓏翅。
湖煙始開山日高,迎風吐綬盤花絛。
臨波似染琅琊草,映葉疑開阿母桃。
花紅草綠人間事,未若靈禽自然貴。
鶴吐明珠暫報恩,鵲銜金印空為瑞。
春和秋霽野花開,玩景尋芳處處來。
翠幕雕籠非所慕,珠丸柘彈莫相猜。
棲月啼煙凌縹緲,高林先見金霞曉。
三山仙路寄遙情,刷羽揚翹欲上征。
不學碧雞依井絡,願隨青鳥向層城。
太液池中有黃鵠,憐君長向高枝宿。
如何一借羊角風,來聽簫韶九成曲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紅草
(1).即葒草。《詩·鄭風·山有扶蘇》“隰有游龍” 毛 傳:“龍,紅草也。” 朱熹 集傳:“龍,紅草,一名馬蓼。葉大而色白,生水澤中,高丈餘。”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五·葒草》。
(2).古時傳說中的一種瑞草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草篇》:“紅草, 山戎 之北有草,莖長一丈,葉如車輪,色如朝虹。 齊桓 時, 山戎 獻其種,乃植於庭,以表霸者之瑞。”
(3).泛指紅色的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江上之山賦》:“見紅草之交生,眺碧樹之四合。” 唐 曹唐 《小遊仙詩》之七一:“紅草青林日半斜,閒乘小鳳出彤霞。”
人間
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
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
人間四月芳菲盡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未若
不如,比不上。《後漢書·荀彧傳》:“ 彧 報曰:‘今穀食雖少,未若 楚 漢 在 滎陽 、 成皋 閒也。’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蓋文章經國之大業,不朽之盛事,年壽有時而盡,榮樂止乎其身,二者必至之常期,未若文章之無窮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公欣然曰:‘白雪紛紛何所似?’兄子 胡兒 曰:‘撒鹽空中差可擬。’兄女曰:‘未若柳絮迎風起。’” 唐 柳宗元 《非國語上·不藉》:“吾以奉天地宗廟,則存其禮誠善矣。然而存其禮之為勸乎農也,則未若時使而不奪其力。” 宋 蘇軾 《賀坤成節表》:“放億萬之羽毛,未若消兵以全赤子;飯無數之緇褐,豈如散廩以活饑民。”
靈禽
(1).珍禽,神鳥。《樂府詩集·燕射歌辭三·晉朝饗樂章》:“振鷺涵天澤,靈禽下樂懸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七勵》:“異草雙條,靈禽比翼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墉城集仙錄·薛玄同》:“安得方念鼓盆,靈禽疊降;正悲鸞鏡,玄髮重生。”
(2).謂有靈性的禽鳥。《前漢書平話》卷中:“ 戚夫人 仰面長嘆,告雁:‘你是靈禽,肯與賤妾傳一書信?’”
(3).對鳥的美稱。 明 夏完淳 《魏文帝游宴》詩:“金塘宿靈禽,佳木垂華滋。” 清 王式丹 《題徐昭法先生澗上草堂畫兼貽西照頭陀》詩:“一樹冬青半欲枯,枝上靈禽自儔伍。”
自然
(1) 宇宙萬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,即整個物質世界,自然界
改造自然
自然之理也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
擇於自然。——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近於自然。——蔡元培《圖畫》
(2)
(3)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、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、非人為的
自然現象
自然之驗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
(4) 不勉強,不拘束,不呆板
他的動作很自然
復得返自然。(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)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
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(5)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
聽其自然
(6) 當然
帶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。——魯迅《朝花夕拾》
劉禹錫名句,吐綬鳥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