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唐代權德輿的《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》
全文:
威鳳翔紫氣,孤雲出寥天。
奇采與幽姿,縹緲皆自然。
嘗聞陶唐氏,亦有巢由全。
以此聳風俗,豈必效羈牽。
大君遂群方,左史蹈前賢。
振衣去朝市,賜告歸林泉。
滑和固難久,循性得所便。
有名皆畏途,無事乃真筌。
舊壑窮杳窕,新潭漾淪漣。
岩花落又開,山月缺復圓。
輕策逗蘿徑,幅巾凌翠煙。
機閒魚鳥狎,體和芝朮鮮。
四皓本違難,二疏猶待年。
況今寰海清,復此鬢髮玄。
顧慚纓上塵,未絕區中緣。
齊竽終自退,心寄嵩峰巔。
名句書法欣賞
參考注釋
四皓
(1).指 秦 末隱居 商山 的 東園公 、 甪里先生 (甪,一作角)、 綺里季 、 夏黃公 。四人鬚眉皆白,故稱 商山 四皓。 高祖 召,不應。後 高祖 欲廢太子, 呂后 用 張良 計,迎四皓,使輔太子, 高祖 以太子羽翼已成,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。事見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、《漢書·張良傳》。 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,四皓采榮於 南山 。” 唐 杜牧 《題青雲館》詩:“四皓有芝輕 漢祖 , 張儀 無地與 懷王 。”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五·四皓考》:“《陳留志》云:‘ 東園公 姓 唐 ,名 秉 ,字 宣明 , 襄邑 人,常居園中,因以為號; 夏黃公 姓 崔 ,名 廓 ,字 少通 , 齊 人,隱居 夏里 修道,故號 夏黃公 ; 甪里先生 , 河內 軹 人, 泰伯 之後,姓 周 名 術 ,字 元道 ,號曰 霸上先生 。’卻欠 綺里季 。 皇甫謐 《高士傳》載:‘ 綺里季 姓 朱 ,名 暉 ,字 文季 。’四人詳矣……予以《索隱》既引《陳留志》欠 園公 之名,失寫也; 廓 與 廣 同,姓 黃 ,非 崔 ,文義順也; 甪里 既稱 泰伯 之後,必 蘇 人,或寓居於 軹 也。”按,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 司馬貞 索隱引《陳留志》作“ 園公 姓 庾 ”。參見“ 商山四皓 ”。
(2).指 南朝 齊 徐伯珍 兄弟四人。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徐伯珍》:“﹝ 徐伯珍 ﹞家甚貧窶,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對,時人呼為‘四皓’。”
(3).泛指隱居不仕、年高望重的人。 明 張煌言 《懷王媿兩少司馬》詩:“我昔曾上 嘉禾島 ,島上衣冠多四皓。”
違難
避難。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雖吾 王叔 ,未能違難。”《北齊書·李維廉傳》:“本郡紛擾,違難赴京。”《新唐書·竇建德傳》:“我聞 高雞泊 廣袤數百里,葭薍阻奧,可以違難。” 章炳麟 《艾如張董逃歌序》:“是時 青島 、 旅順 既割,天下土崩,過計者欲違難異域,寄籍為流民。”
二疏
亦作“ 二疎 ”。指 漢宣帝 時名臣 疏廣 與兄子 受 。 廣 為太傅, 受 為少傅,同時以年老乞致仕,時人賢之。歸日,送者車數百輛,設祖道,供張 東都門 外。 晉 張協 《詠史》:“藹藹 東都門 ,群公祖二疎。”《隋書·韋世康傳》:“欲追蹤二 疎 ,伏奉尊命。” 唐 護國 《歸山作》詩:“四皓將拂衣,二 疏 能掛冠。” 明 何景明 《蹇賦》:“予羨夫二 疏 之鑑止兮,齊縣輿而脫駕。”
待年
(1).謂女子待年長而聘。《後漢書·皇后紀下·獻穆曹皇后》:“ 操 進三女 憲 、 節 、 華 為夫人,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,小者待年於國。” 李賢 註:“留住於國,以待年長。”後因以稱女子待嫁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爰自待年,金聲夙振。” 南朝 梁 張纘 《丁貴嬪哀策文》:“爰及待年,含章早穆;聲被 洽陽 ,譽宣 中谷 。”
(2).謂等待年老致仕。 宋 曾鞏 《祭致仕湛郎中文》:“維公早以郎潛,安於養志;晚而家食,曾不待年。治績紀於朝廷,行實推於鄉里。” 宋 范公偁 《過庭錄》:“ 蜀公 表謝曰:‘六十三而告老,蓋不待年;七十五而復來,孰雲中禮。’”
權德輿名句,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