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居在空閒,頗適靜者性

釋文珦深居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釋文珦的《深居》

全文:
深居在空閒,頗適靜者性
門外遠遊塵,落葉滿荒徑。
陽光下西垂,東嶺有餘映。
焚香讀楞伽,唯許山鬼聽。

釋文珦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深居

幽居,不跟外界接觸。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聖人深居以避辱。” 唐 周賀 《送僧還南嶽》詩:“自説深居後,鄰州亦不行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刑部·熱審之始》:“至 宣德 二年七月,上諭三法司,今盛暑,朕與卿等,深居靜處,猶覺可畏。”《清史稿·簡親王喇布傳》:“上諭曰:‘ 簡親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,無尺寸之功,深居會城,虛糜廩餉。’”

空閒

(1).閒暇。《呂氏春秋·仲冬》“命之曰暢月” 漢 高誘 註:“陰氣在上,民人空閒,無所事作,故命之曰暢月也。”《醒世恆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養娘常叫出外邊雜差雜使,不容他一刻空閒。”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痴盼》:“説不拘那一日,但有空閒,就請過去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一:“我縱慾修心養性,哪得此半年空閒,幕天席地的日子?”

(2).閒置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登傳》:“至所頓息,又擇空閒之地。” 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一:“偶見此樓空閒,故暫寄此。” 元 高栻 《集賢賓·怨別》套曲:“空閒了翡翠幃,消疎了鶯燕期。”

(3).空虛;匱乏。《七國春秋平話》卷中:“庫藏空閒,人民殘毀。”

見“ 空閒 ”。

靜者

深得清靜之道、超然恬靜的人。多指隱士、僧侶和道徒。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:“得道者必靜,靜者無知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過始寧墅》詩:“拙疾相倚薄,還得靜者便。” 黃節 注引《論語》:“智者動,仁者靜。” 唐 杜甫 《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》詩:“ 蔡侯 靜者意有餘,清夜置酒臨前除。” 仇兆鰲 註:“ 夢弼 謂: 蔡侯 為人恬靜而意氣有餘。” 清 趙翼 《題鄒蓮浦小照》詩:“超然靜者心,小憇寄幽矚。”

釋文珦名句,深居名句

詩詞推薦

深居在空閒,頗適靜者性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