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宋代陳公輔的《李伯紀丞相輓詩三首·其三》
全文:
當時偶同罪,平昔豈相知。
天下指為黨,我公終不疑。
空懷荊渚樂,已失雁山期。
此意憑誰訴,臨風有淚垂。
參考注釋
當時
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
當時就簽約雇用你
同罪
(1).同樣的罪行;同樣的罪名。《左傳·襄公六年》:“同罪異罰,非刑也。”《後漢書·桓譚傳》:“一事殊法,同罪異論,姦吏得因緣為市。” 宋 陸游 《南唐書·江文蔚傳》:“同罪異誅,觀聽疑惑。”
(2).同樣的過失。 宋 米芾 《寄雪郎中彭紹》詩之二:“ 張顛 與 柳 頗同罪,鼓吹俗子起亂離。”
(3).同樣論罪;同樣受到處罰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吾先君 文王 ,作僕區之法,曰:‘盜所隱器,與盜同罪。’”《晉書·刑法志》:“其見知而故不舉劾,各與同罪……其不見不知,不坐也。” 田漢 《謝瑤環》第五場:“你們休得猖狂,豈不聞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。”
平昔
以往,過去;
秋先平昔最恨的是攀枝折朵。—— 明· 馮夢龍《醒世恆言》
我平昔很少讀小說,忽然來了興趣
相知
(1) 互相了解,知心
(2) 互相知心的朋友
與三四個相知方才吃得數杯,則聽得街上鬧炒炒。——《京本通俗小說》
陳公輔名句,李伯紀丞相輓詩三首·其三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