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令老卻青絲絡,鹽車伏櫪終厥齒

乾隆白馬行

名句出處
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白馬行》

全文:
秋陽皎皎秋風起,千山萬山收紅紫。
南苑平蕪曉色寒,遊絲白日長空里。
我從前歲罷秋圍,經年未到南海子。
重來歷歷憶舊遊,真教見獵心猶喜。
黃羊麋鹿滿平郊,捷射爭誇馳騄駬。
就中白馬夙我隨,德力相諳已久矣。
神姿崷崒隅目熒,峻骨昂藏𩦲上指。
罽織鞍穩革鞚牢,牽來不騎且熟視。
翹然長鳴向我前,意氣稜稜蹄股峙。
舊聞天馬老能行,雄逸何用加鞭箠。
合圍少試秋草原,驍騰未改舊時美。
一馳射中雙兔兒,再馳殪彼一封豕。
亟命解鞍休息之,秣以甘芻飲以水。
勞爾汗血歷有年,愛護馴良宜若此。
豈令老卻青絲絡,鹽車伏櫪終厥齒
但使長游坰牧間,一年一度一騎爾。

乾隆詩詞大全

參考注釋

絲絡

(1).接連不斷。 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黃門飛鞚不動塵,御廚絲絡送八珍。”

(2).絲線製成的網狀裝飾物。 巴金 《砂丁》二:“這時候沒有陽光,也沒有雨點,那個女人卻撐了一把傘,傘下面垂著一圈絲絡,把她的半個身子遮住了。”

鹽車

運載鹽的車子。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 太行 。蹄申膝折,尾湛胕潰,漉汁灑地,白汗交流,中阪遷延,負轅不能上。 伯樂 遭之,下車攀而哭之,解紵衣以冪之。”後以“鹽車”為典,多用於喻賢才屈沉於天下。 漢 賈誼 《吊屈原文》:“驥垂兩耳,服鹽車兮。” 唐 殷堯藩 《暮春述懷》詩:“此時若遇 孫陽 顧,肯服鹽車不受鞭。” 宋 黃庭堅 《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》詩:“鹽車之下有絶足,敗羣勿縱為民殘。” 明 高啟 《天閒青驄赤驃二馬歌》:“請看垂耳鹽車者,那得昂藏八尺身!” 清 孫枝蔚 《君馬黃》詩:“恥遭眾口夸,寧受鹽車厄。”

伏櫪

亦作“ 伏歷 ”。1.馬伏在槽上。指受人馴養。《漢書·李尋傳》:“馬不伏歷,不可以趨道;士不素養,不可以重國。” 唐 杜甫 《高都護驄馬行》:“雄姿未受伏櫪恩,猛氣猶思戰場利。”

(2).喻指養育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擬古》詩之二六:“但受伏櫪恩,何以異駑駘!”

(3).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。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雖有 景公 之位,伏歷千駟,臣不貪也。”

(4). 三國 魏 曹操 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後用為壯志未酬,蟄居待時的典故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古》詩之六:“不謂乘軒意,伏櫪還至今。”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旅況》:“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,嘆息損朱顏。” 華羅庚 《病中斗》詩:“我行雖彳亍,豈甘*伏櫪哀。驅馳絶廣漠,騰躍越崔嵬。”

乾隆名句,白馬行名句

詩詞推薦

豈令老卻青絲絡,鹽車伏櫪終厥齒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