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處
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題吳道子天龍八部中四部圖二首·其一》
全文:
唐代珠林跡不多,半鄰真耳半猶訛。
楞伽高足嘗先弆,道子超神此後羅。
論格名言聞趙郡,識真為記有清河。
杜惟詩聖吳畫聖,曾未留題理則那。
參考注釋
楞伽
亦作“ 楞迦 ”。1.山名。梵文音譯。在古 師子國 (今 斯里蘭卡 )境。相傳佛在此山說經。 宋 王安石 《化城閣》詩:“ 楞伽 海中山,杳出霄漢上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八:“若非圓寂光中客,定是 楞迦 峰頂人。”
(2).指《楞伽經》。梵名。有四種漢文譯本,今存三種。此經提出五法、三性、八識等大乘教義,後人在詩文中常有徵引。 唐 韋應物 《寄恆璨》詩:“今日郡齋閒,思問《楞伽》字。” 明 高啟 《楞伽寺》詩:“《楞伽》義未曉,塵累方自恥。” 清 姚鼐 《法源寺》詩:“欲偕投紱老,終日問《楞迦》。” 章炳麟 《大乘佛教緣起考》:“法相名為《瑜伽師地》,雖與瑜伽一派有殊,然《楞伽》已有‘瑜伽師有幾’之文。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。”
高足
讚揚別人的弟子本領高強,用作敬辭
高足弟子傳授而已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
高陽許靜民,鎮軍參軍,善隸草, 羲之高足。—— 唐· 張彥遠《法書要錄·亘采古來能書人名》
道子
線條
此後
從這以後,今後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此後知過必改。”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:“此後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。”
乾隆名句,題吳道子天龍八部中四部圖二首·其一名句